之所以用“咏春”二字命名,是其一生博学心得的结晶体现。
比如“永”字的点、横、折、竖、勾、挑、撇、捺,就暗藏着咏春拳的拳理与招法。
其二:五枚师太在南少林鹤拳的基础上创立了一套更重技巧的拳术,并传给严二、严咏春父女。严咏春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拳术,既是“咏春拳”。
其三:严咏春观蛇鹤相斗有悟,融合永春一带拳术和少林搏击技法而自创。
其四:咏春拳是反清组织“天地会”的一种武技,是河南嵩山少林弟子一尘庵主所创。一尘庵主的弟子落难来到佛山,将这门武学传了出去。
其五:咏春拳得名于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,乃进殿者所习的南派内拳法,全称是少林永春,总教习是少林弟子至善禅师。
清廷火烧少林寺,至善禅师逃到佛山,收了很多戏班弟子。花旦苏三娘所学尤精,被人誉为“永春三娘”。
之后,三娘将武功传于红船中人黄华宝、梁二娣,黄、梁又传佛山梁赞,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发扬光大。
虽然咏春的起源众说纷纭、莫衷一是,但可以肯定的是,发展到今天,咏春经过了历代宗师逐步发展完善而成。
至于叶问的咏春是谁教的,事实上,叶问先后有过三位师傅。
1900年,梁赞的弟子陈华顺租用叶问家宗祠设馆授徒,叶问拜陈华顺为师,学习咏春拳术。
1906年,陈华顺中风病故之后,叶问跟随大师兄吴仲素继续学艺。
1908年,叶问在香港求学期间结识了梁赞次子梁璧,跟随他深造咏春拳近4年,武技突飞猛进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电影中,叶师傅宅心仁厚,如果徒弟交不起学费,那就等有钱了再说,功夫可以先学着。
但现实中,咏春授拳之法与一般少林拳术不同,需要长期的过手练习,类似于一对一私教,因此收费昂贵,并不是一般家庭承担得起,能学者多为富家公子,在当时有“少爷拳”的称号。
当年叶问向陈华顺拜师,学费就是十二两黄金。
很多人都知道,叶问最出名的弟子叫李小龙,但很少有人知道,叶师傅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