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刚照进工坊的窗户,陈浩已经站在白板前用笔圈住了“规划”两个字。他把笔帽咔哒一声扣上,转身看着屋里的人。
“咱们现在有电了,有技术了,外面还有人主动送运输图纸上门。”他说,“但这些东西堆在一起,不等于就能过上好日子。”
苏珊坐在操作台边上,手里捏着一张纸,是昨天那份简化版电解槽流程图。她没说话,只是抬头看着白板。
娜娜从终端前起身,屏幕上的数据还没关。她走过来,站在投影仪旁边,手指在面板上点了两下。墙上立刻出现一张地形图,颜色分层,标着数字和箭头。
“根据现有资源流模型推算,若启用北纬三十度以南缓坡带进行开发,可新增耕地八十七亩,居住区扩容四十人。”她说,“水源补给线不受影响。”
卡尔蹲在地上检查工具箱,听到这话抬起了头。“那电力够吗?现在发电阵列满负荷运转也就勉强撑住净水和照明。”
“不够。”陈浩接过话,“所以不能照老样子来。我们要改布局。”
娜娜再次点击屏幕,图像切换成基地现状热力图。红色区域集中在西侧,那是能源中枢的位置。绿色分散在东边,是种植模块和水循环系统。
“当前电缆损耗为百分之十九。”她说,“主要原因是输电距离过长。”
“那就把电站往前挪。”陈浩走到图前,用手划了一条线,“搬到中间那片高地上。两边都能照应。”
苏珊皱眉:“可那边土层薄,地基不稳。”
“加桩。”卡尔站起身,“用对方提供的材料样本试试。我看那图纸里提到一种轻质合金连接件,承重不错。”
“行。”陈浩点头,“第一阶段先打通主干道,铺轻轨基座。材料来了就开工。”
“人力呢?”苏珊问,“新人刚培训完,能顶上来吗?”
“轮班。”陈浩说,“白天干活,晚上补课。谁掉队谁自己想办法追。”
娜娜打开新页面,开始录入信息。屏幕上一条条列出时间节点、责任分工、风险预警值。她命名为《发展规划V1.0》,上传到公共终端。
几分钟后,打印机吐出一张纸。陈浩拿起来扫了一眼,走到墙边直接贴上去。
“这就是接下来半年的作战地图。”他说。
苏珊走过去看,目光停在生态监测的部分。“这里写着要设轮值岗?”
“对。”陈浩说,“每天两个人,记录植被恢复情况和土壤变化。发现问题当场喊停。”
“我来安排值班表。”她说,“但得有标准,不然记了也没用。”
“你定。”陈浩指了指她,“你是专家。”
卡尔看了看清单,拎起工具箱往仓库走。半路上回头喊了一句:“第一批轨道桩基,明天能动工!”
没人回应,但他也不在意。
娜娜回到终端前继续整理文件。系统自动生成一份摘要,准备发给合作方。她设置了权限等级,核心参数全部加密。
陈浩坐回椅子,腿翘上操作台。他盯着墙上的规划图,嘴里小声念叨:“五百米外扩……听起来不多,其实挺吓人。”
苏珊听见了,转头看他:“怕什么?”
“怕我们一高兴就把底线忘了。”他说,“昨天我还特意在白板上写了‘别作死’三个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