娜娜立即调取数据库中的环境参数模型,输入新变量。
屏幕上,一条新的模拟曲线开始生成,但在某个节点突然中断,弹出红色提示:【数据不足,无法推演完整路径】。
“又来了。”陈浩叹气,“机器人知道全世界的事,偏偏不知道眼前这件。”
“我的资料库基于已知文明记录。”娜娜说,“而这颗星球的生态运作方式,在数据库中标记为‘未归类样本’。”
“也就是说,咱们得自己填坑。”陈浩抓起笔,在纸上乱画,“别人写好了答案叫学习,我们这叫现场编题。”
苏珊轻笑了一声:“但至少我们现在有线索了。”
“不止是线索。”卡尔合上笔记本,站起身走到投影前,“这些手记里提到了三次类似现象,时间间隔大约是四十六天。如果规律成立,下一次激活期就在十天后。”
“我们可以布点监测。”陈浩眼睛亮了一下,“带传感器下去,实时记录全过程。”
“问题是谁下去。”苏珊提醒,“东部岩层区不稳定,上次我去还是因为运气好没赶上塌方。”
“我申请。”卡尔说。
“你一个人不行。”陈浩摆手,“至少两个人,还得有人在上面接应数据。”
娜娜立刻回应:“我可以远程调控监测设备,并同步分析传回信息。”
“那你留下。”陈浩指了指她,“我和卡尔下去。”
“你?”苏珊看他一眼,“你上次爬三十米高的坡道,中途歇了四次。”
“那次是因为鞋底打滑!”陈浩辩解,“这次我可以穿防滑的。”
“你还带着水壶当登山杖呢。”苏珊忍不住笑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那是辅助装备!”陈浩不服气,“再说我不上去,谁来拍下历史性画面?‘人类首次见证外星菌群觉醒’,这标题多震撼。”
“你打算拿手机拍?”卡尔问。
“我没带手机。”陈浩老实承认,“但我可以画。”
屋子里静了一瞬。
然后苏珊低头笑了,卡尔嘴角也动了一下。
娜娜说:“建议携带图像记录仪,手绘效率较低。”
“喂,我画得好歹能让你们认出是个圆!”陈浩抗议,“不像某些人,投个图搞得跟电路故障似的。”
娜娜没有反驳,只是默默将最新录入的手记资料整理成时间轴,投在墙上。
苏珊指着其中一行字:“这里写着‘微震前十二小时,地表出现短暂负压区’,这个我们从来没测到过。”
“可能是仪器精度不够。”卡尔说,“普通气压计捕捉不到这种细微变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