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国栋带来的晶石样本在省城实验室引发轩然大波。三天后,一纸加急文件送到林家老宅:国务院特批成立"东海矿产综合勘探指挥部",林烨被破格任命为技术顾问。
"这不止是稀土矿。"指挥部第一次会议上,来自北京的老专家指着海图,"根据你父亲留下的坐标,这里可能存在世界罕见的锆铪共生矿,是航天发动机叶片的核心材料。"
会议室顿时寂静。林烨想起前世2025年才公开的东海矿藏资料,手心渗出冷汗——如果现在就被境外势力盯上,后果不堪设想。
"勘探队什么时候出发?"他问。
"下周。"指挥官神色凝重,"但有个问题——我们缺少深水勘探设备。"
深夜,林烨翻出父亲遗留的航海日志。在1958年9月的那页,发现用铅笔写的模糊记录:"苏制'勘探者3号'沉没点,北纬XX度XX分。"旁边画着个螺旋符号。
他立即联系秦参谋长。两小时后回复令人震惊:那艘苏联勘探船当年沉没原因不明,但打捞记录显示船载有先进声纳设备。
"设备可能还在海底。"秦参谋长声音严肃,"但那片海域现在有外国船队活动。"
危机接踵而至。次日清晨,林烨接到匿名电话:"林顾问,令堂在县医院体检时突然昏迷。"他冲到医院,发现母亲病床旁站着个穿白大褂的陌生人。
"初步诊断是重金属中毒。"陌生人递过化验单,"建议转院到上海。"
林烨瞥见化验单角落的印章异常——与伪造地质文件的印章同源。他假装同意转院,暗中让赵广财跟踪。果然,"救护车"开出县城就拐向码头方向。
"他们想绑票逼你退出勘探!"郑国栋拍案而起。
"将计就计。"林烨冷笑,"让老赵准备条船,我们海上见分晓。"
三天后的午夜,浙东海面风急浪高。林烨站在改装过的渔政船上,望远镜里出现一艘挂着巴拿马旗的"科考船"。对方甲板上,几个人正在吊装潜水设备。
"就是他们。"郑国栋指着声纳图,"正在我们标定的沉船点作业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