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4章 老普林尼的自然史新篇

后院里,那位身着罗马长袍、金发碧眼的老者,正以一种近乎痴迷的神情,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一株墙角的野草。他嘴里念念有词,用的是夹杂着拉丁语和生硬汉语的混合语言:“奇迹……真正的奇迹!赛里斯(古罗马对中国的称呼)的植物,叶片脉络竟如此清晰,比我笔下描述的还要精确万倍!”

姜小勺看着这位新鲜出炉的“时空来客”,脑袋里嗡嗡作响。系统这次捞来的人物,辨识度有点高——盖乌斯·普林尼·塞孔都斯,也就是后世所称的老普林尼,那位着有宏篇巨着《自然史》的古罗马博物学家、作家。这位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,恐怕比朱元璋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“尊敬的普林尼先生,”姜小勺努力挤出一个笑容,用尽量简单的词汇解释,“欢迎来到……呃,一家赛里斯的小餐馆。您触摸的只是一种很普通的杂草。”

“杂草?”老普林尼猛地抬起头,碧蓝的眼睛里闪烁着学术的光芒,“不,年轻人!在学者的眼中,没有‘杂草’,只有未被充分认知的自然造物!你看这叶缘的锯齿,这茎秆的韧性,这……”他说着,竟然从袍子里摸出一个小巧的、用羊皮纸和木片订成的本子,以及一根羽毛笔,就着后院不算明亮的光线,开始速写起来。

姜小勺:“……” 得,又来一个搞研究的。

他尝试引导老普林尼进入前厅,毕竟后院目标太明显。谁知老普林尼一踏入灯火通明的前厅,就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,彻底挪不动步子了。

“光明!如此稳定、如此耀眼的光明!绝非油灯或烛火可比!”他仰头盯着LED吸顶灯,几乎要流下激动的泪水,“这一定是利用了某种纯净的、可控的‘能量’!是普罗米修斯盗取的天火吗?不,比天火更温顺!”

紧接着,他的目光又被墙壁上挂着的电子菜单屏吸引。“流动的色彩!动态的图像!这……这难道是某种液态水晶?还是说,赛里斯人已经掌握了将光影禁锢在琉璃中的技术?”他凑到屏幕前,鼻子几乎要贴上去,仔细观察着像素点的变化,嘴里不断发出惊叹。

最让姜小勺崩溃的是,老普林尼对林薇放在收银台上的笔记本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当林薇打开一个文档,准备记录些东西时,老普林尼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光标和字符,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:“智慧!浓缩的智慧!这小小的方匣之内,定然封印着一位博学的精灵!它能在瞬间书写、修改文字,这简直是亚历山大图书馆所有抄写员的梦想!”

他试图用手指去触摸屏幕上的字符,被林薇及时拦住。他又开始掏出本子,想要记录下这“神奇的智慧方匣”的每一个细节,包括它的材质、大小、发光原理……

而这一切,都被前厅角落里,那几个“寰宇餐饮”派来的商业间谍,尽收眼底。

其中一个戴着鸭舌帽的年轻人,悄悄用手机拍摄着老普林尼对着电灯惊叹、研究菜单屏、试图触摸电脑的诡异行为,低声对着衣领处的麦克风汇报:“目标人物出现……行为异常,疑似精神状况有问题,或者……在表演?穿着古罗马式长袍,对店内所有电器表现出极度好奇和陌生……无法判断其真实目的。”

姜小勺一边要应付好奇心爆棚的老普林尼,防止他真的把电脑拆了研究,一边还要留意那几个间谍的动向,感觉心力交瘁。他尝试催动【记忆模糊】功能,覆盖那几个间谍对老普林尼异常举止的记忆,但效果微乎其微,显然上次直播事故后,这功能对“有备而来”且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目标,效果大打折扣。

“姜老板,这位是……”林薇也注意到了老普林尼的异常和间谍的关注,凑过来低声询问。

“一位……对东方文化充满好奇的西方学者,有点……过于投入。”姜小勺含糊地解释。

就在这时,老普林尼似乎终于从对电器的狂热中暂时脱离,想起了自己作为博物学家的本职工作。他抽动鼻子,闻到了后厨飘来的、姜小勺正在为另一位隐藏在后院的唐代客人准备的“雕胡饭”(菰米饭)的香气。

“一种未曾闻过的谷物香气!”老普林尼的注意力瞬间被转移,眼神发亮地看向后厨方向,“姜先生,请问那是何种作物?能否让我见识一下它的植株、果实?我愿意用我所知的任何罗马植物知识与你交换!”

姜小勺顿时一个头两个大。雕胡饭的原料菰米,在现代已经比较罕见,他这还是一位宋代食客带来的“时空限定食材”,这让他怎么跟一位古罗马人解释?

而角落里的间谍,则忠实地记录下了“目标人物对后厨某种特殊食材表现出异常兴趣”这一“重要情报”。

眼看老普林尼就要不顾一切地冲向飘来香气源头的后院门帘,姜小勺眼疾手快,一把拉住他,急中生智道:“普林尼先生!那种谷物极其稀有,现在已经没有了!不如,我请您品尝另一种赛里斯的独特美食?”

小主,

他几乎是半强迫地将老普林尼按在座位上,冲进厨房,手忙脚乱地做了一道工序相对简单,但视觉效果和气味都足够有冲击力的“麻婆豆腐”。

当那盘红艳油亮、撒着翠绿葱花和深红花椒粉的麻婆豆腐端到老普林尼面前时,这位古罗马学者再次惊呆了。

“这……这炙热的红色!是来自地狱的火焰吗?还是朱庇特的鲜血?”他用勺子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块颤抖的豆腐,看着红油滑落,感受着那股混合着花椒麻香与辣椒辛香的热烈气息直冲鼻腔,脸上充满了敬畏与探究,“这种香气……复杂而猛烈,我从未在任何香料中闻到过!这白色的、柔软如凝乳的物体又是什么?是某种特殊的奶酪吗?”

在老普林尼对着麻婆豆腐进行他的“博物学分析”时,姜小勺终于找到机会,溜到林薇身边,低声道:“不行,得想办法把他送走,再待下去,指不定还要研究抽油烟机和洗碗机!”

林薇看着一脸学术痴迷、对着豆腐念念有词的老普林尼,又瞥了一眼角落里还在持续观察和记录的间谍,苦笑道:“恐怕没那么容易。而且,你确定在他完成他的‘研究’之前,会愿意离开这个‘自然史的宝库’吗?”

姜小勺看着求知欲燃烧得比灶火还旺的老普林尼,又感受了一下后院铁锅传来的、似乎因为这位学者持续的兴奋情绪而略显活跃的波动,绝望地意识到,今晚注定是一个漫长的、需要不断“科普”和“圆谎”的夜晚。

而“寰宇餐饮”的商业间谍们,则心满意足地收集到了“时味居老板与行为古怪的外国老者接触,疑似进行某种秘密交易或信息传递”、“店内存在未知特殊食材”以及“老板对后厨区域异常警惕”等多条“有价值”的信息,准备回去大做文章。

古今之间的文化碰撞,因为一位古罗马学者的到来,变得更加混乱和……充满学术气息。只是这“学术研究”的对象,从花鸟鱼虫,变成了电灯、电脑和麻婆豆腐。姜小勺的“跨界厨神”之路,似乎又要多一项“跨时空博物学顾问”的兼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