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徽宗将信将疑,强忍着口腔的不适,仔细感受身体的变化。最初的剧痛过后,一股暖流确实从胃部升起,扩散向四肢百骸,让他因为久坐而有些僵硬的身体感到一阵舒畅,精神也似乎振奋了一些。但也仅此而已,远没有童贯吹嘘的那么神乎其神。
而且那残留的辛辣味和不适感,实在让他喜欢不起来。他是追求风雅享受的皇帝,不是受虐狂。
“嗯…是有些暖意。”宋徽宗语气缓和了一些,但依旧带着嫌弃,“然此物口感实在粗粝猛烈,非君子所宜。或许…可用于赏赐边军将士驱寒?”
他显然对这“赤阳仙散”失去了大部分兴趣,只觉得是种上不了台面的猛药。
童贯一听,心凉了半截。赏赐边军?那还能有他什么功劳?
他急忙补救:“大家圣明!此物确可驱寒!然其提炼不易,产量极低,更为珍贵的乃是其强健龙体之效!或可交由御药院,辅以其他温和药材,炼制…”
“罢了罢了。”宋徽宗不耐烦地挥挥手,“此事再议。你先退下吧。”说完,又拿起那本丹经,显然心思已经不在这“赤阳仙散”上了。
童贯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,从头凉到脚。他万万没想到,自己视若珍宝、寄予厚望的“仙散”,在官家这里竟然吃了瘪!就因为…太辣了?口感不好?
小主,
他失魂落魄地退出宫殿,看着怀里剩下的“赤阳仙散”,心中五味杂陈。进献之路看来是行不通了,至少直接进献行不通。难道真要拿去给那些粗鄙的军汉?他不甘心!
而殿内的宋徽宗,在童贯走后,对身边的心腹太监嘀咕了一句:“这童贯,出去一趟,脑子似乎也不太灵光了,竟寻来这等骇人之物。以后他献的东西,得多加留意。”
童贯的圣宠,无形中又跌了几分。他的“辣味权力”之路,出师不利,第一步就摔了个狗吃屎。
---
现代,时味居。
苏东坡的“文化带货”能力越来越强,甚至有些失控的趋势。
店里每天都被前来“朝圣”的网红、好奇的游客、以及真心喜欢苏东坡谈吐的文人墨客挤得水泄不通。很多人点的东西很少,甚至只点一杯茶,就为了能坐着听苏东坡“讲课”或者求一幅字。
苏东坡倒是乐在其中,谈笑风生,妙语连珠,时而点评时事(用古人视角),时而吟诗作对,时而分享美食心得(主要靠吹),把一屋子现代人唬得一愣一愣的,直播间里礼物刷得飞起。
但姜小勺和赵四可就苦不堪言了。
后厨,姜小勺一边手忙脚乱地应付着因为菌泥罢工而效率低下的出菜,一边还要时不时被前厅的喧闹打扰。 “掌柜的!东坡先生那边又要一壶好茶!点名要明前的!” “小勺哥!那桌网红说要跟东坡先生合影,让你帮忙用他们的手机拍一下!” “老板!有个老先生想请教东坡先生书法,问能不能借文房四宝…”
赵四更是跑断了腿,端茶送水、维持秩序、解释规则、防止有人偷偷录像直播干扰其他客人…忙得晕头转向。
最离谱的是,有些狂热的“东坡粉”,开始模仿苏东坡的穿衣打扮和说话方式,店里时不时就能看到几个穿着劣质古装、拽着半文不白腔调的年轻人,在那摇头晃脑,看得姜小勺尴尬癌都要犯了。
这哪里还是饭店?简直成了大型文化(搞笑)沙龙现场!
生意是好了,营业额甚至因为茶水和“题词费”(姜小勺不得已设定的)而增加了,但饭店的核心——餐饮质量却因为主营被忽视和后厨压力大而难以提升。本末倒置啊!
姜小勺忧心忡忡。苏东坡这块招牌太亮,亮到掩盖了时味居本身的光芒,甚至带来了负面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