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蔓看着后台可怜的几个订单和分成金额(几乎可以忽略不计),虽然没说什么,但眼神里也透着一丝疑虑。陈默感受到了压力。他知道,如果初期数据起不来,不仅苏蔓会失去信心,自己这“借”来的东风也会很快消散。
“不能坐以待毙!”陈默再次发挥“草船借箭”的精髓——借力、变通、快速迭代。他立刻行动起来:
1. **简化流程,降低门槛:** 他连夜修改程序,接入更便捷的第三方免密支付(如微信、支付宝信用免押),用户只需扫码授权,即可秒开伞锁,租金自动按使用时长结算。押金门槛彻底取消!这一步极大地降低了使用门槛。
2. **优化归还,增加触点:** 他意识到单一网点是致命伤。他再次运用“借”字诀。他瞄准了大学城其他几家位置好、老板熟识或有合作可能的店铺:图书馆底下的便利店、体育馆入口的小卖部、另一个宿舍区门口的水果店。他拿着初步的(虽然惨淡)运营数据和优化后的方案,一家家去谈。核心卖点依然是:“免费提供位置安装伞桩,解决顾客雨天困扰,提升店铺形象和服务,共享租金收益(同样五五分)。”有了“沁甜时光”这个现成的例子,加上陈默展示的优化方案(尤其是免押金),说服力大大增强。很快,他又谈下了另外三个合作网点!初步形成了一个覆盖主要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小网络。归还变得方便多了。
3. **加强推广,制造认知:** 陈默设计制作了简单易懂的宣传单页,重点突出“免押金、扫码秒开、多点通借通还”的核心优势。苏蔓主动提出在店里收银台放置,并给消费满一定额度的顾客赠送一次免费体验券。陈默则在校园论坛、学生社群发布软文,讲述自己创业的故事(适当卖惨博同情),重点突出共享雨伞的便利性和解决痛点。他还策划了一个“雨天免费体验日”活动,在下一个雨天,所有网点前两小时免费。吸引了不少学生尝鲜。
4. **灵活定价,刺激使用:** 针对晴天闲置问题,陈默设置了动态定价:雨天正常计费(0.5元/小时),阴天或小雨折扣(0.3元/小时),晴天则象征性收费(0.1元/小时)或推出“晴天散步卡”包日优惠。目的是维持最低限度的运营和曝光。
小主,
这些措施,如同在陈默的“草船”上加装了风帆和舵轮。效果开始显现。
**第二周,数据开始爬升。** 免押金和新增网点效果显着。尤其是“雨天免费体验日”那天,四个网点的伞几乎被借空!虽然那天没收入,但带来了大量新用户注册和口碑传播。学生们体验到了真正的便利:下课突遇大雨,教学楼门口就有伞桩,扫码就走,到宿舍或食堂再还,全程不到一分钟,花费几毛钱。这种便捷性一旦被感知,就会形成依赖。
**一个月后。** 后台数据变得好看起来。日均使用次数稳定在几十次,虽然单次金额小,但聚沙成塔。尤其是遇到连续雨天,收入相当可观。陈默终于收到了第一笔来自平台的收入分成(扣除成本后),虽然数额不大,但足以支付他简陋的盒饭和服务器费用了。更重要的是,他收到了苏蔓的第一笔分成转账,虽然只有几百块,但意义非凡——这是他“借势”成功,真正“生”出的第一笔“利”!
陈默看着手机上的入账通知,长长地舒了一口气。他走到“沁甜时光”门口,看着那个印着自己LOGO和苏蔓店铺广告的智能伞桩。几把伞刚刚被取走,又有学生还了回来。雨后的夕阳洒在伞桩上,闪着微光。
苏蔓递给他一杯新调的奶茶,笑着说:“行啊,陈老板,这‘箭’射得有点意思了。看来我这‘草船’没白借给你。”
陈默接过奶茶,真诚地说:“蔓姐,谢谢你当初愿意相信我。没有你的地方和客流,我这第一步根本迈不出去。”他望着伞桩和往来的人群,眼神坚定而充满希望,“但这只是第一步,‘草船借箭’,借来的是势,是起点。筑基谋存的路,还很长。明天,我得去会会图书馆便利店的老王,谈谈第二批伞投放的事了。” 他知道,解决了基础的使用问题,下一步要面对的将是规模扩大后的运营、维护、竞争以及更精细化的管理。
草船已出海,借来的箭矢初露锋芒。陈默的商业征途,在“借势生根”中,艰难而扎实地,迈出了无中生有的第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