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章 残符引路,青城雾深

乩童,邪灵 鬼之舞 1443 字 19天前

冰冷的夜风灌入肺腑,林妙可却感觉不到丝毫寒意,只有劫后余生的悸动和一种冰冷的清醒在血管中流淌。她不敢停留,将全身力量灌注于双腿,沿着城市规划外荒芜的田埂和废弃的厂区边缘全力奔行。

灵觉被压缩到极致,只覆盖周身数米范围,如同一个无形的预警气泡,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她的瞬间反应。她不再信任任何看似安全的环境,那个如同鬼魅般潜入的黑影,以及那点致命的望远镜反光,彻底粉碎了她对“隐蔽”二字的认知。

“公司”的触角比她想象的更敏锐,更无孔不入。

直到将那片棚户区和那栋吞噬生命的鬼楼远远甩在身后,直到东方天际泛起一丝鱼肚白,勾勒出远处连绵山峦的模糊轮廓,林妙可才敢在一片稀疏的林地边缘停下脚步。她靠在一棵粗糙的树干上,剧烈地喘息着,汗水浸湿了额发,心脏仍在胸腔里狂跳。

她迅速检查了一下自身。乙木之精在怀中安然无恙,散发着温和的生机,稍稍抚平了她因过度消耗和精神紧绷带来的疲惫。爷爷的笔记本也完好无损。除此之外,她几乎一无所有——食物耗尽,现金所剩无几,手机在之前的逃亡中早已不知所踪,与现代社会的一切联系都被切断。

现在,她唯一的坐标,就是爷爷临终前用血与执念刻下的那三个字——青城山。

她再次拿出笔记本,翻到最后一页,指尖轻轻拂过那干涸发暗的血迹。除了“青城山”,是否还有其他线索被忽略了?她凝聚心神,尝试将一丝微弱的灵觉探入那血字之中。

起初是一片混沌的悲怆与不甘,但当她引导着乙木之精的生机之气缓缓注入时,血字似乎产生了极其微弱的共鸣。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、属于林国安特有的乩童法力残痕,如同被唤醒的萤火,在血迹中微微一闪。

紧接着,一幅残缺、模糊的图像碎片,突兀地撞入了林妙可的脑海:

那并非具体的山形地图,而是一种……感觉。一片被浓郁雾气笼罩的山林,一道蜿蜒向上的石阶,石阶旁似乎有一块形似蹲伏野兽的巨石。而在雾气深处,隐约传来潺潺水声,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、古老而清灵的气息。

影像瞬间消散,仿佛从未出现过。

林妙可猛地睁开眼睛,胸口起伏。是爷爷留下的精神印记?还是乙木之精激发了血字中残存的记忆片段?

无论是什么,这无疑是指引。青城山范围极大,若无具体方向,无异于大海捞针。这道残破的影像,就是黑暗中的一缕微光。

**三日后,青城后山。**

与前山经过精心修缮、游人如织的景象不同,后山更显原始和幽深。参天古木遮天蔽日,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草木和泥土气息。林妙可按照脑海中那模糊影像的指引,避开常规的旅游路线,沿着一条几近被荒草淹没的小径艰难前行。

越往深处走,雾气越发浓郁。这雾气并非寻常水汽,其中似乎掺杂着若有若无的天地灵气,但也隐藏着一种扰人心神的迷障。寻常人误入此地,恐怕极易迷失方向。

林妙可不敢怠慢,始终保持着灵觉外放,如同盲人探路,小心翼翼地在雾中辨识着方向。她必须时刻对抗雾气对感知的干扰,同时还要警惕可能存在的毒虫猛兽,以及……更深层的东西。在这片被誉为道教发源地之一的古老山脉中,谁也不知道那些幽深的洞壑、人迹罕至的密林里,究竟沉睡着什么,又活跃着什么。

她的体力消耗极大,仅靠乙木之精散逸的生机和采摘的一些野果溪水维持。衣衫被荆棘划破,脸上带着疲惫,但一双眼睛却愈发清亮坚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