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宫将军上前一步,演示了青铜连弩的使用方法——他拉动弩弦,装入五支弩箭,对准广场外的一棵大树扣下扳机,五支弩箭瞬间射出,精准地穿透了树干,深深嵌入其中。诸侯们见状,纷纷惊叹西岐武器的威力,对决战的信心更加坚定。
大会最后,十二路诸侯共同在“反纣盟约”上签下自己的名字,然后将盟约放入一只青铜鼎中,点燃鼎下的柴火,以“焚约为誓”的方式,立下“若违此誓,天下共诛”的誓言。当盟约化为灰烬,融入泥土时,广场上再次响起震天的欢呼,反纣联盟正式成立,封神大业的决战序幕,就此拉开。
然而,就在诸侯们准备返回封地部署军队时,阿禾带着一名浑身是血的情报员匆匆赶到会场。情报员跪在地上,声音微弱却急切:“启禀西伯侯、姜先生,崇侯虎提前得知反纣大会的消息,已率领5000兵力突袭西岐边境的‘岐山城’,岐山城守将请求紧急支援!”
会场瞬间安静下来,诸侯们脸上的喜悦被担忧取代。崇侯虎提前出兵,打乱了西岐的部署,若岐山城失守,西岐边境将门户大开,朝歌军再从东夷赶来,西岐将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。
“诸位诸侯不必惊慌。”姜子牙迅速冷静下来,激活“谋略推演”,虚拟面板在他眼前展开,“崇侯虎提前出兵,看似突然,实则是因他得知崇黑虎与西岐暗中合作,担心腹背受敌,才急于发动进攻。岐山城虽兵力薄弱,但城墙坚固,守将是跟随南宫将军多年的老将,至少能坚守三日。咱们可调整计划:由南宫将军率领西路军主力,立即前往岐山城支援;崇黑虎在崇国国内发动叛乱,攻占崇国都城,逼迫崇侯虎回师;东路军提前出发,前往东夷拦截费仲的朝歌军,防止他们与崇军汇合。”
姬昌点头赞同,立即下令:“南宫将军,你率3000士兵,携带100架青铜连弩,即刻前往岐山城;散宜生大夫,你立即派人通知崇黑虎,按计划发动叛乱;其余诸侯,尽快返回封地,集结军队,按原计划部署。”
南宫将军领命,转身快步离开会场,500名早已整装待发的士兵紧随其后,马蹄声在官道上响起,朝着岐山城的方向疾驰而去。姜子牙望着南宫将军远去的背影,心中默念:“岐山城一战,是反纣联盟的第一战,只能胜,不能败。”
当日午后,姜子牙与姬发率领500名士兵,前往西岐边境的“烽火台”——这里是西岐边境的预警中心,一旦发现敌军动向,便可点燃烽火,通知周边守军。站在烽火台上,姜子牙通过“洞察术”望向远方的岐山方向,隐约能看到天边升起的浓烟——那是岐山城守将发出的求救信号。
“先生,崇侯虎的兵力是岐山城守军的五倍,南宫将军只带3000士兵前去支援,会不会太冒险了?”姬发担忧地问道。
姜子牙拍了拍姬发的肩膀,指着远方的崇国方向说道:“崇侯虎看似兵力强盛,实则军心涣散——他的士兵多是被强行征召的百姓,不愿为他卖命;而南宫将军率领的是西岐的精锐,配备了青铜连弩,士气高昂。更重要的是,崇黑虎已在崇国都城发动叛乱,崇侯虎得知消息后,定会心神不宁,急于回师。咱们只需在此等待,不出三日,定能传来捷报。”
正如姜子牙所料,两日后,前往岐山城的情报员传回消息:南宫将军抵达岐山城后,并未立即发动进攻,而是先派士兵用青铜连弩压制城上的崇军,然后在城下摆出“八卦阵”——这是姜子牙根据《兵法竹简》改良的阵法,士兵们按八卦方位排列,时而分散,时而聚拢,让崇军摸不清虚实。崇侯虎见状,亲自率军出城迎战,却被南宫将军引入阵中,陷入包围。就在此时,崇国都城被崇黑虎攻占的消息传来,崇军士兵顿时军心大乱,纷纷四散奔逃。南宫将军趁机下令进攻,斩杀崇军1000余人,俘虏2000余人,崇侯虎仅带着少数亲信突围逃走,岐山城之围解除。
消息传回西岐,反纣联盟的诸侯们纷纷松了口气,对姜子牙的智谋与西岐的实力更加敬佩。陈国诸侯特意派人送来500石粮食,支援西路军;蔡国诸侯则提前集结军队,前往东夷拦截朝歌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