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深海探索者”号的指挥舱内,气氛因那巨大能量生物的突然出现与消失而凝固。透过高强度丙烯酸视窗,永恒之门静静矗立在深海荒漠般的海床上,其散发的柔和光芒是这万米之下唯一的光源,却照不亮团队成员心头的阴霾。
“能量生物...它在警告我们?”船长玛丽亚,一位经验丰富、头发已有些花白的女性,率先打破沉默,她的手仍稳稳地放在控制杆上。
沈清月闭目感应着残留的能量波动,缓缓摇头:“不完全是警告。更像是一种...检验。它确认了核心和我的血脉,但它也让我们看到了门周围的‘访客’。”她指向全息雷达图上,环绕永恒之门的数个光点。
工程师汤姆,一个壮实的男人,正飞快地敲击控制台,调取数据分析:“天启的‘深渊魔魟’级潜航器,至少三艘。全球安全理事会(GSC)的‘海王星’号深潜工作站。还有...这些信号无法识别,幽灵一样,时隐时现。”
“第三方?还是第四方?”瑟琳娜眉头紧锁,她的天启内部知识此刻显得至关重要,“‘深渊魔魟’是审判官派系的标配,他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。GSC理论上算盟友,但他们的首要任务是‘控制’而非‘合作’。至于那些未知信号...”
“是‘捕鲸叉’。”杰克·罗素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,他指着屏幕上一种独特的频率波动,“我认得这信号特征。一个国际走私联盟,专门倒卖...非常规物品。八十年代我就和他们打过交道,没想到他们还活着,而且把手伸到了这里。”
林默凝视着雷达图,形势比预想的更复杂。他们不仅要面对万米深海的极端环境、永恒之门本身的未知,还要在多方势力的虎视眈眈下完成任务。
“首要问题,我们如何接近?”林默切入核心,“玛丽亚船长, ‘深海探索者’号的极限是什么?”
玛丽亚调出飞船性能数据:“设计极限深度一万一千米,我们可以到达门的位置。但问题是压力。永恒之门周围的能量场扭曲了物理规则,实际承受的压力可能远超设计值。强行接近,船体结构有崩溃风险。”
汤姆补充道:“而且,那些‘访客’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过去。任何一方开火,在这种深度,冲击波和碎片都可能是致命的。”
技术难题一: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接近。
“第二个问题,”瑟琳娜接过话,“如何激活并稳定门?能量核心是关键,但根据引导者记录,核心需要与门上的‘锁孔’精确对接,并输入特定频率的能量流。这个过程不能被打断,否则能量反噬可能摧毁核心,甚至引发不可控的空间撕裂。”
她调出从沉船数据中还原的门体结构图,指出了那个位于门框中央、极其微小的接口。
技术难题二:能量核心的精确对接与稳定传输。
“第三个问题,”狂刀抱着臂,声音沉闷,“怎么对付那些‘邻居’?打架我在行,但在这种鬼地方,我的刀可能还没砍到人,我们自己就先被压成肉饼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