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神之科技归途·第二卷·蓝星崛起
高校招募——进校园设修真社团,却因校规限制遇阻碍
赵公明指尖捏着的传讯符渐渐失去光泽,符箓上原本流转的淡金色灵气如同退潮般隐去,只留下一张泛着陈旧黄纹的符纸。他望着窗外悬浮在城市上空的全息广告屏,上面正循环播放着东海大学的招生宣传片——年轻的学生们在绿茵场上奔跑,在实验室里调试仪器,笑容里满是属于这个时代的鲜活与朝气。
“东海大学……林峰。”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词,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。昨日与林峰的对话仍清晰地回荡在耳畔,那少年提及校园生活时眼中闪烁的光芒,忽然让他捕捉到了一条被忽略的招募路径。修真联盟成立至今,吸纳的成员多是散修或隐世家族子弟,这些人虽有修为基础,却往往受限于固有认知,难以快速接受联盟推行的现代修真理念。而高校学生,恰是“年轻、有天赋、接受新事物快”的群体,他们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,只要稍加引导,便能在修真之路上开辟出全新的可能。
这个念头一旦生根,便如藤蔓般迅速缠绕住赵公明的思绪。他起身走到书架前,指尖划过一排排记载着修真典籍的玉简,目光最终落在了一枚刻着“入门引气诀”的浅绿色玉简上。若是能在高校中建立据点,将这些基础修真法门以合适的方式传授给有天赋的学生,不仅能为联盟注入新鲜血液,更能让修真文化以更温和的姿态融入现代社会。
“就从东海大学开始。”赵公明下定了决心,抬手召来一道灵气,在空中勾勒出林峰的模样。他需要借助林峰的学生身份来推进计划——直接以修真联盟的名义申请社团,必然会因“封建迷信”的标签被驳回,唯有披上“传统文化”的外衣,才能降低学校的警惕。
次日清晨,林峰在宿舍楼下接到了赵公明递来的社团申请材料。淡蓝色的文件夹上印着东海大学的校徽,里面详细填写了“传统文化研究社团”的申请理由、活动计划和组织架构。“赵前辈,这……”林峰看着材料上“研究传统哲学与民俗文化”的表述,隐约猜到了其中的深意。
“你只需以发起人的身份提交申请,后续事宜我会处理。”赵公明拍了拍他的肩膀,眼中闪烁着笃定的光芒,“记住,无论学校问起什么,都只提‘传统文化研究’,不要涉及任何与修真相关的内容。”
林峰抱着文件夹走进行政楼,心里却像揣了只兔子般七上八下。他站在社团管理办公室的门口,深吸了口气才推门进去。负责审批的王老师推了推眼镜,接过材料仔细翻阅着,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。
“传统文化研究?”王老师抬起头,目光带着审视,“具体研究哪些方向?我们学校已有‘民俗文化协会’和‘古典文学研究会’,你们这个社团的定位在哪里?”
“我们想更侧重传统哲学思想与民间技艺的实践结合,比如……传统符箓的文化内涵解读,还有古代养生术的现代适配性研究。”林峰按照赵公明事先教的话术回答,指尖却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。
王老师的眉头皱得更紧了,他将材料推回林峰面前,语气带着明确的拒绝:“小林同学,学校支持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活动,但前提是必须符合法律法规,不能涉及封建迷信内容。你提到的‘符箓’‘养生术’,很容易触碰红线,这个申请我不能批。”
林峰拿着被驳回的材料走出办公室,心里满是挫败。他刚掏出手机想给赵公明发消息,就看到赵公明的身影出现在行政楼外的梧桐树下。“被驳回了?”赵公明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情绪,却没有丝毫意外。
“王老师说我们涉及封建迷信。”林峰递过材料,声音有些低落。
赵公明接过材料翻了两页,嘴角却勾起一抹了然的笑:“意料之中。既然‘传统文化’的标签不行,那就换个更贴合这个时代的名字。”他从随身的储物袋里取出一支笔,在申请表格上刷刷修改起来,将“传统文化研究社团”改成了“科技与神秘学研究社团”,申请理由也重新撰写,着重强调“以科学视角探究神秘现象背后的逻辑,开展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