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章 归航江城扩医业,分院开疆护民生

当载着林峰团队的灵气专列鸣响汽笛,缓缓驶离山海关站时,黎明前最后一抹晨雾正被朝阳撕成碎片。苏清月倚着玄铁车窗,垂眸凝视胸前流转着幽光的紫翼吊坠 —— 三日前封印时空裂隙时,这枚神器吸收的本源能量仍在表面蒸腾起细碎的金芒,指腹抚过凤凰图腾凹陷处,还能感受到若有若无的温热,仿佛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仍在吊坠里余波未平。

雕花檀木桌案上,《医院扩容计划书》被牛皮镇纸牢牢压住,边缘处卷起的毛边显示着这份文件已被翻阅无数次。二十几张便签如枫叶般错落贴在纸面:特殊事务局承诺的 2000 万专项拨款旁,红笔批注着 需三日内完成审批流程;苏氏家族捐赠的双生脉灵植园示意图下,用朱砂笔圈出了灵脉走向;慕容家支援的玄冰劲医疗设备清单里,重点标注的 寒玉透析舱 旁,还粘着半张未干的实验数据记录单。这些斑驳的笔迹,正将原本单薄的计划书,浇筑成承载着无数期待的转型蓝图 —— 从中医院 单体门诊 的桎梏,到 医研教一体化机构 的宏伟构想,每一处标注都在为江城医疗界的未来凿开崭新的航道。

小张一路小跑冲进包厢,额头沁着细密的汗珠,手中的平板被捂得微微发烫。他气喘吁吁地举起平板,屏幕上动态展示着分院的三维模型,光影交错间,建筑的轮廓逐渐清晰:江城卫健委刚发来消息,同意将城西的 原市传染病医院旧址 划拨给我们做分院! 他激动地放大模型,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,旧址占地 12 亩,5 栋主体建筑保存完好。你看 —— 随着他的操作,模型自动拆分,这三栋连排小楼改造成诊疗区,独栋的实验楼作为研发区,剩下那栋带阶梯教室的行政楼正好用作教学区。

他兴奋地比划着:最妙的是预留的 2 亩空地,我们可以扩建灵植园。上次苏氏家族送来的百年阴阳草,需要特殊的温养环境,这片地正好能满足需求。我已经联系了灵植专家,设计方案下周就能出来! 说罢,他期待地看向众人,眼中闪烁着光芒。

李岩立刻凑过来,指着模型里的灵植园区域:“我要在分院灵植园建‘异界灵草无菌培育区’,用合作局研发的‘灵气循环系统’,把培育周期缩短 30%—— 以后高阶祛邪丹不用再依赖战场缴获的核心晶,咱们自己就能量产!”

周明远则翻着《医武融合教学大纲》,眼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光:“教学区得设‘古武医疗传承班’,请慕容澈和苏振庭派讲师,专门教医护人员‘玄冰劲急救’‘双生脉基础感应’,这样基层医院也能处理简单的灵气变异病例。”

列车驶入江城境内时,窗外已能看到熟悉的安康街轮廓。中医院门口挤满了人 —— 有之前治愈的异能患者举着 “医武济世” 的锦旗,有合作局派驻的医护人员提着行李箱报到,还有古武世家送来的灵植幼苗,被小心地装在恒温运输箱里。王老头穿着新做的灰色褂子,正指挥着工人搬运设备,见车队驶来,立刻笑着迎上来:“林医生,你们可算回来了!分院的改造队一早就在城西等着,就等你们定最后方案!”

三天后,江城新区的施工现场旌旗招展,数十面绣着「林峰」金纹的杏黄旗在凛冽江风中猎猎作响。晨光穿透薄雾,将悬浮在半空的全息投影映照得纤毫毕现 —— 由三百架无人机组成的「杏林春暖」图腾正不断变幻,时而化作展翅的玄鸟,时而重组为药鼎丹炉的形态。

随着礼炮齐鸣,身着墨色中山装的特殊事务局副局长王砚,将鎏金铜铲插入红绸覆盖的基坑。他身后的全息屏同步投射出江城地图,新分院的选址恰好位于三大能量节点交汇处,选址时特意融入了上古风水秘术。苏氏家族代表苏清月一袭月白旗袍,腕间的翡翠镯子轻碰铲柄,发出清越鸣响,这位商界新贵亲自带来的百年银杏树苗,已在基坑旁蓄势待发。

当慕容家代表慕容澈的玄铁铲落下时,整片工地突然泛起微光。众人这才看清奠基石并非普通石材,而是用昆仑山脉的星陨铁锻造而成,表面篆刻的「医武同源,守护江城」八个篆字,在阳光折射下竟浮现出若隐若现的剑影与药香。最令人震撼的是基石凹槽中嵌着的本源能量结晶,正是数月前封印时空裂隙时采集的珍贵遗存,此刻正随着人群心跳频率缓缓脉动,将「以战止战,以医护民」的誓言化作实质能量,向四周辐射开去。

分院的功能布局经过反复打磨,每一处设计都紧扣 “灵气医疗” 与 “医武融合” 的核心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