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章 冥河画卷

咸阳宫深处。

嬴政屏退了左右,只留李斯与尉缭。

玄衣帝王负手立于巨大的九州舆图前,目光锐利如刀,仿佛要穿透地图,直视那西方的昆仑与无形的深渊壁垒。

“东皇钟示警,深渊裂痕已现。李斯,尉缭,你二人如何看待?”

嬴政的声音听不出喜怒,但熟悉他的二人都能感受到,那平静之下压抑的惊涛骇浪。

李斯率先躬身:

“陛下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,危机亦含机遇。神州各方必因外患而暂缓内斗,此乃我大秦整合力量、确立盟主地位之良机。臣建议,即刻以共抗深渊之名,传檄天下,邀诸王会盟于昆仑!届时,陛下持轩辕剑,掌梁州鼎,自可领袖群伦!”

尉缭则补充道:

“陛下,檄文需发,然亦需谨防有人借机生事。刘邦狡黠,朱元璋刚愎,项羽暴烈,李世民深不可测。会盟恐生变数。臣以为,当双管齐下,檄文邀约以示大义,同时暗遣精兵强将,秘密前往西域,抢占昆仑周边要地,掌控封印裂隙之主动权!”

嬴政眼中精光一闪,指尖在舆图的昆仑位置上重重一点:

“善!便依二位之策。李斯,檄文由你草拟,务求堂皇正大,占据道义制高点。尉缭,调遣王贲,领三万锐士,借巡边之名,秘密西进!黑冰台全力配合,探查深渊裂隙实况及各势力动向!”

“臣等领旨!”

与此同时,洛阳紫微宫。

李世民与房玄龄、杜如晦的商议也已接近尾声。

“陛下,嬴政必发檄文邀盟,意在夺势。我大唐不可落于人后。”

房玄龄捻须道,

“然,联盟松散,各怀鬼胎,难成大事。我朝当务之急,乃是尽快巩固自身,消化所得,提升国力。同时,可遣使与朱元璋、刘邦等接触,共商抗魔大计,分化嬴政可能形成的威压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杜如晦断然道:

“玄龄所言极是。联盟虚名可让,实利必争。臣建议,李靖大将军主力仍镇守中原,防备嬴政与朱元璋。另遣一员上将,如秦叔宝,率偏师西进,不争盟主,但求在昆仑一线站稳脚跟,获取第一手情报与机缘。东皇钟响,昆仑必有异变,或有机缘出世。”

李世民颔首,目光深邃:

“便如此安排。克明,你亲自负责与朱元璋、刘邦的联络,许以利害。玄龄,统筹内政,加速军备。另,传讯给在外的药师,让他密切关注各方动向,尤其是那些天外白衣人。深渊之劫,或许并非唯一的威胁。”

就在神州明面上各方势力,因东皇钟响而纷纷动作之际,暗处的波涛,同样汹涌。

那艘曾出现在长江,臂带幽紫纹路的白衣人所在的梭形飞行器内,冰冷的电子音正在回荡:

“检测到高强度本土规则源‘东皇钟’激活,能级判定:超越九州鼎。深渊维度壁垒完整性下降至47%,突破概率激增。”

“王莽关联度上升。建议:接触,评估,必要时执行清理协议。”

飞行器表面光华流转,下一刻,便出现在一片荒芜的山谷上空,下方,正是刚刚结束与观察者短暂“交流”的王莽。

王莽似乎早有预料,负手而立,仰望着那悬浮的飞行器,嘴角带着那抹标志性的、令人捉摸不透的笑意。

一道光束落下,将他接引至飞行器内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