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嘉亲自审讯,并未用刑,只是几番看似随意的闲聊和诈唬,便让那汉子心理防线崩溃,吐露了实情。他自称受雇于一个来自河内的商人,那商人出高价雇佣他们这些熟悉当地地形的人,寻找一些“古老的、巨大的铸铁物件”,并特别强调要留意有前朝武库标记的东西。至于那河内商人的背景,他并不清楚,只知其与邺城方面似乎有些关联。
消息印证了蔡琰的警示,也指明了大致方向——雁门、太原一带的古战场、废弃军镇。
审讯刚结束,裴元绍又匆匆而来,脸色古怪地递上一份来自州牧府的公文。
“主公,州牧府派出的‘监军’已至上党,不日便将抵达美稷。来的是一位名叫‘种劭’的年轻人,据说是已故司徒种拂之子,清流名士,颇有名望。”
戏志才蹙眉:“种劭?此人家学渊源,声名不恶,州牧派他来,看似公允,实则棘手。此类名士,软硬不吃,最是难缠。”
郭嘉却摸着下巴,眼中闪过玩味的光芒:“种劭?我好像听说过他。有意思……影卫恰好收集到一些关于这位种监军赴任前的小道消息,似乎与许昌某位权贵过从甚密……主公,或许这位监军,并非铁板一块。”
就在这时,一名影卫骨干悄无声息地进入,对郭嘉低语几句,递上一枚小小的蜡丸。
郭嘉捏碎蜡丸,取出内藏纸条,快速浏览后,脸色变得有些凝重,又带着一丝兴奋。
“主公,刚收到来自邺城的密报。袁绍首席谋士沮授,因强烈反对此时与曹操决战,力主先巩固河北、平定并州、幽州后患,与郭图、审配等人激烈争执,已渐失袁绍信任……而且,影卫在沮授府邸外,发现了一名本应随蔡先生来的曹军被俘队率的行踪……”
消息一个接一个,看似杂乱,却仿佛隐藏着某种联系。内有名士监军将至,外有袁曹内部生变,前朝重械迷雾重重。
刘昊深吸一口气,感觉一张更大的棋局正在自己面前缓缓展开。他看向麾下的文武班底,沉声道:
“树欲静而风不止。既然如此,那便看看,在这乱局之中,究竟谁能更胜一筹。奉孝,继续深挖所有线索,尤其是沮授与此地的关联。志才,准备‘迎接’我们这位监军大人。元绍,加派人手,暗中保护蔡先生,没有我的手令,任何人不得接近其院落。”
美稷城,这座在边陲崛起的雄城,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风波中,悄然张开了它的耳目,也变得愈发警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