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海渊号”信号中隐藏的二次加密信息,如同在余烬之城平静的湖面下引爆了一颗深水炸弹。“门”、“深渊低语活性增强”、“与碎片共鸣”、“不要相信织网”——每一个词都指向更深的谜团与更大的危险。大厅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。
“这信息可信吗?”瘸叔眉头拧成了疙瘩,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,“万一这是‘织网者’自导自演的苦肉计,目的就是引诱我们前往那片该死的‘归墟’?”
“信号源特征与旧世界记录吻合,二次加密的算法也属于那个时代的军方高级别保密协议,破解难度极高,‘织网者’伪造的成本和风险都很大。”莉娜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,语速飞快,“而且,信息内容充满了警告和不确定,这与诱敌深入的陷阱常见的‘急切求助’或‘利诱’风格不同。”
艾拉也开口道:“我的血脉记忆对‘深渊低语’这个词有强烈的排斥和警示感。如果‘海渊号’的幸存者真的感知到了它的活性增强,那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糟。那不仅仅是‘织网者’的威胁……”
希娜沉默地听着众人的争论,她的意识却仿佛分成了两部分。一部分在冷静分析着眼前的局势和情报,另一部分,则通过那与初火本源的深层连接,遥遥感应着“归墟”的方向。在那里,她确实感觉到了一种……粘稠的、缓慢搏动着的黑暗,如同深海巨兽的心脏,与北方冰原哨站那冰冷的秩序感截然不同,更原始,更混沌,也更令人不安。
“我们需要知道更多。”希娜终于开口,声音打破了争论,“无论是陷阱还是真正的求救,信息不足让我们无法做出正确判断。莉娜,能否尝试与信号源建立更稳定的连接?哪怕只是单向的,我们需要听到更多‘海渊号’的声音。”
“很难,”莉娜摇头,“信号极其微弱,干扰严重,而且似乎受到某种周期性磁场风暴的影响。我们捕捉到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。强行建立稳定连接需要消耗的能量是天文数字,而且可能暴露我们的位置。”
“或许……不需要完全稳定的连接。”希娜眼中闪过一丝决断,“我们可以尝试发送一个……‘回响’。”
“回响?”众人疑惑。
“一个极其简短、无法被追踪来源的确认信号。内容只有两个词:‘身份’、‘验证’。”希娜解释道,“如果‘海渊号’有智能存在,并且真心求助,他们应该能理解并尝试回应。如果这是陷阱,或者对方已经失去理智,要么没有回应,要么会露出破绽。”
这是一个谨慎而大胆的试探。耗费的能量在可控范围,暴露的风险也相对较低。
方案被迅速通过并执行。一座大型探测阵列被临时调整为发射模式,将一股凝聚的、搭载着简单信息的能量脉冲,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,射向了“归墟”的方向。
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。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煎熬。技术中心内,所有人都屏息凝神,盯着信号接收器,期待着,也恐惧着可能到来的回应。
数小时后,就在那周期性磁场风暴的间隙,接收器突然捕捉到了一段比之前更加清晰、但也更加急促的反馈信号!
破译出的信息让所有人脊背发凉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