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珩尚未开口,太后却摆了摆手,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:“不必了。既然是凌真人的爱宠,必是驯良通灵之物。哀家瞧着那孩子心性纯良,她养的犬,想必也知分寸。在哀家这宫里,还能翻了天去?你只管吩咐下去,宫中各处,见此神犬,不得无故惊扰驱赶便是。此事不必再提,你且退下吧。”
赵德安连忙躬身:“嗻,奴才明白。” 悄然退了出去。
待赵德安走后,太后才转头看向萧珩,目光深邃,带着历经世事的通透:“皇帝,哀家观这凌真人,虽手段通天,性子却并非孤高桀骜之辈,反而带着几分随性洒脱与赤子之心。她年纪尚轻,行事自有章法,却也保留了些许少年人的真性情。哀家知道,你一心想将她留在我大胤,为你所用。”
萧珩被说中心事,面上闪过一丝尴尬,他确实在得知凌灵是女子后,立刻转变了思路,想着既然不能招为女婿,那让她成为自己的儿媳也不错,他那几个儿子,旁的或许不行,但皮相确实都算得上俊朗。
太后看着他变幻的神色,轻轻叹了口气,语重心长道:“皇帝,留住一个人的方法有很多。以势压人,实乃下乘,尤其是对这等身怀异术、心性高傲之人,更是适得其反。联姻之事,既然她已明确拒绝,无论对象是谁,都不可再提,否则徒惹厌恶。”
萧珩忍不住问道:“那……依母后之见,儿子该如何做?”
太后端起茶盏,轻轻拨弄着浮叶,缓声道:“这有何难,只要她不威胁我萧氏皇权,不祸乱朝纲,你便不必过于拘着她,干涉她。以诚相待,给予她应有的尊重和地位。她并非不识好歹、胡作非为之辈,你待她以诚,她必有所感。你不是说她解了蜀地大旱,活民无数,功德无量吗?这便是最好的契机。”
她抬眼,目光锐利地看了萧珩一眼:“你给她一个‘国师’的尊位,虚衔亦可,表明朝廷对她功绩的认可与尊崇,这远比想着如何把她变成你的儿媳、让她困于后宫争斗,要来得高明,也更不会引起她的反感。至于你的那几个儿子……” 太后顿了顿,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淡漠,“虽然都是哀家的孙儿,但皇帝你扪心自问,哪一个的心性、能力,能真正拿得出手,配得上这等人物?况且,你后宫里的那几位,哪个是省油的灯?心思大着呢,若真牵扯进去,怕是更要搅得朝堂不宁。”
萧珩被太后这一番话点醒,如同醍醐灌顶。确实,是他着相了,只想着用最直接的血缘关系来绑定,却忽略了其中的风险与凌灵本身的意愿。无论凌灵嫁给哪个皇子,现有的朝堂平衡势必被打破,引发的连锁反应难以预料。而一个超然的“国师”之位,既彰显了恩宠,给予了极高的地位,又不会直接介入权力核心,反而更能让她保持中立,或许……更能让她安心留下。
他深吸一口气,脸上露出了释然与决断之色,起身对着太后郑重一礼:“儿子明白了,多谢母后教诲。是儿子一时想岔了。既然如此,待到母后寿辰,普天同庆之际,儿子便下旨,正式册封凌灵为我大胤国师,昭告天下!”
太后看着他,欣慰地点了点头。这一步棋,虽不知最终结果如何,但至少,比那强求的联姻,要稳妥得多,也体面得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