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章 竟然被这群人羞辱了?

林朝羽希望杨再旺不要急于上市,而是稳扎稳打,专注自身发展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杨再旺离开后,林朝羽开始审视其他企业。

一百多家工厂的撤离留下了不少市场空缺,他决定帮助那些愿意留下的工人,让他们不仅生存下去,还要壮大起来。

他要让某些人明白——不是林朝羽离不开他们,而是没了他,他们什么都不是。

相比普通制造业,先施的马家和永安的郭家更难对付。

这两家是香江老牌豪门,实力雄厚,社团不敢招惹,警方也奈何不了他们。

但林朝羽并不着急。

对付卖场,他的计划很简单——建一个更大、更便利的超市。

他林朝羽最不缺的就是地和钱。

浪澄湾工业区一片繁忙。

工人们摆脱了之前的惶恐,重新投入生产。

林朝羽培养的管理层有个特点:谦逊务实,绝不瞎指挥,都是基层一步步提拔上来的。

“,你怎么来了?”杨再旺突然发现胡应龙站在工厂外。

这段时间,胡应龙被现实狠狠打击,精神濒临崩溃,现在竟想着能否重回浪澄湾工业区。

胡应龙虽然背叛了同舟共济互助会,但他仍觉得自己有机会回头,毕竟背叛林朝羽的人不少,只要他回来得够早,说不定还能成为被宽恕的典型。

林朝羽不是一向喜欢展示自己既往不咎、胸怀宽广吗?胡应龙越想越觉得有戏,心里忍不住懊悔起来——当初为什么要犯蠢,非要和林朝羽对着干?不就是捐钱盖学校吗?

然而,当他回到曾经的工厂旧址时,却发现工人们仍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,甚至大多数都是熟面孔。

胡应龙愣住了:“你们这是……”

杨再旺回答道:“林绅士投资了我们,让我们继续做电灯泡生意,还说希望我们能好好干,赚钱养家。

怎么了?”

胡应龙脑子嗡的一声,结结巴巴地问:“林绅士……给你们投资?让你们继续做这行?”

“对!”杨再旺点头。

胡应龙僵在原地,终于意识到——自己还想回来?简直痴心妄想。

“你们自己生产灯泡?”胡应龙不甘心地追问。

“没错,我们自己干!”杨再旺语气坚定,“林绅士说工厂空着浪费,不如让我们工人接手。

他还帮我们联系了原材料渠道。”

胡应龙心头一抽,最近原材料涨价,他正心疼得要命。

“不止这些,”杨再旺继续道,“林绅士还帮我们争取了香江海底隧道的照明灯订单,已经和港府谈妥了。”

胡应龙感觉心口又被捅了一刀。

“还有学校照明、教室电灯,嘉道理酒店、玫瑰酒店的灯具设计,甚至摩托车的车灯业务,也交给我们了。

”杨再旺掰着手指数着,“对了,还有电影片场的灯光、化妆间的照明……”

每说一项,胡应龙的心就沉一分。

如果他没背叛,这一切本该是他的。

现在,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,憋屈得几乎窒息。

你们有设备吗?胡应龙忍不住开口询问。

暂时还没有!

杨再旺回答:不过林绅士已经帮我们订购了一批设备。

此外,我们可以跟向笛实业合作开发玻璃制品,这样能有效降低成本。

胡应龙此刻懊悔不已,恨不得狠狠抽自己几个耳光。

杨再旺的每一句话都像锋利的刀子,毫不留情地刺进他的心脏。

如果他当初没有背叛同舟共济互助会,如果他选择留下,这些业务本该都是他的。

光是海底隧道照明灯这一项,利润就高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。

若是成功拿下这个项目,他的事业必定会更上一层楼。

上千万啊!

而现在……

一切都与他无关了。

胡应龙只觉得胸口发闷,呼吸都变得困难。

他甚至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离开浪澄湾工业区的。

回去?

他再也回不去了。

此刻他终于明白,那句除了能力之外,资本为零根本就是个笑话。

在浪澄湾工业区,胡应龙意外发现这里正在建设一所全新的学校。

这所学校涵盖小学、初中和高中,规模庞大,设施完善。

林朝羽的规划是要容纳至少三万名学生,并配备大型图书馆、十六个篮球场、四个足球场。

为了方便低年级学生,还专门安排了校车接送。

简单来说,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确保工人们的子女能安心读书。

除了这里,其他工业区附近也陆续建起了朝圣中学。

教师的待遇更是优厚,除了高薪之外,还能享受低价购房的内部优惠。

这所学校确实不错。

胡应龙驻足观望,不得不承认这里的设计相当出色。

如果林朝羽真的建成,未来这里必定成为香江的标志性建筑。

就在这时,一辆车牌尾号为8的劳斯莱斯缓缓驶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