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公式、讨论与沙发的温度

郑煦言结束了一场横跨三个时区的跨国并购视频会议,回到公寓时,已是凌晨三点。大脑因高速运转和咖啡因而残留着疲惫的亢奋,他扯下领带,打算直接回卧室,用冷水澡强行关机。

然而,客厅里一片狼藉的“学术”景象,让他顿住了脚步。

与平日里她瘫着看平板、或者空无一人的状态截然不同。巨大的、可书写的玻璃墙(原本是为了他偶尔需要头脑风暴而设计)此刻被各种颜色的电子笔迹覆盖,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、经济模型、行业变量符号如同藤蔓般爬满了整面墙。几张打印出来的、满是复杂数据表格的纸张散落在昂贵的地毯上。

而这一切混乱中心的“始作俑者”——楚南栀,正盘腿坐在墙前的地毯上。她穿着宽大的旧T恤和运动短裤,长发随意地挽成一个松垮的髻,几缕发丝垂落在颊边。她一手拿着电子笔,一手撑着下巴,眉头紧锁,盯着墙上某个复杂的微分方程,嘴里还无意识地咬着笔帽,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,连他开门进来的声音都未曾察觉。

郑煦言的目光掠过那些公式。不是胡乱涂鸦,是严谨的、用于预测市场波动和消费者行为的高级计量经济学模型,其中几个变量的设定角度之刁钻,连他都觉得眼前一亮。他认出其中一部分,正是针对郑氏目前正在攻克的一个新兴科技消费品市场的趋势推演。

他想起阁楼里的“星辰大海”,想起她轻易点破数据漏洞和对手底牌的精准,心头那股探究的欲望再次升腾。他放下公文包,没有惊扰她,而是走到墙边,站在她侧后方,静静地看了一会儿。

“这里,”他忽然开口,声音在寂静的凌晨显得格外清晰,但没有了往日的冰冷,更像是一种纯粹的学术探讨,“季节性变量的权重,是不是低估了渠道库存的消化周期?”

楚南栀猛地回过神,像是被从深海中打捞出来。她转过头,看到站在身后的郑煦言,脸上闪过一丝讶异,但很快被一种遇到“同类”的专注所取代。她没有问他为什么这么晚回来,也没有丝毫被打断的不悦,目光立刻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向那个变量。

“渠道库存?”她眯了眯眼,快速心算了一下,“按照这个品类的历史数据和目前线下零售的疲软态势,你的意思是,应该再调高0.5到0.8个点?”

“至少0.7。”郑煦言俯身,从她手边的笔槽里拿起另一支颜色的电子笔,直接在墙上修改起来,流畅地写下补充条件,“还要考虑竞品在第三季度可能发起的促销冲击对渠道信心的影响。”

“有道理。”楚南栀摸着下巴,看着他的修改,眼神发亮,“那这样,连带效应会传导到上游原材料采购的决策延迟……”她立刻在另一个关联公式上添加注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