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 要有光

“我们就比一天。比谁的速度快,比谁的成本低,比谁的质量好。市民,就是裁判。”

刘一-丘看着伯恩那张充满疑虑的脸,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“这场比赛,我们赌上各自的‘饭碗’。如果你们赢了,我的‘新政’,立刻废除,所有人的待遇,维持原样。如果……我们赢了,那么,我希望工会,能全力配合公司的改革。所有不愿意接受新技术的,可以自己选择离开。”

这,是一封“生产力”对“旧生产关系”,下的战书!

伯恩主席和他的代表们,对视了一眼。他们觉得这个年轻的新老板,一定是疯了。用一群新人,去和他们这些干了几十年的老师傅比手艺?这简直是自取其辱!

“好!一言为定!”伯恩想都没想,就答应了下来。在他看来,这根本就不是一场比赛,而是一场单方面的羞辱。他已经能想象到,明天过后,这位年轻的“教父”,将如何在全公司面前,威信扫地。

第二天,清晨。

“屠宰场”区,这个被上帝遗忘的角落。街道泥泞,垃圾遍地,空气中弥漫着贫穷和绝望的味道。这里的电线,像杂乱的蜘蛛网,胡乱地缠绕在腐朽的电线杆上,很多家庭,甚至还在用着危险的煤油灯。

两支队伍,在无数市民和记者的围观下,同时开始了工作。

伯恩主席派出的,是公司里资格最老、技术最好的一个班组。他们工具齐全,经验丰富,老师傅们指挥着年轻工人,爬上电线杆,更换电缆,安装变压器,一切都有条不紊,充满了老派工业的节奏感。

而另一边,瘦猴的团队,则让所有人大跌眼镜。

他们没有笨重的工具车,只有一个看起来很轻便的、由“量子电堆”供能的移动工作站。他们没有爬上爬下,而是使用了一种刘一-丘设计的、带有绝缘机械臂的“升降平台”。

最让人看不懂的,是他们的工作方式。瘦猴,作为技术主管,并没有亲自上手。他更像一个“项目经理”,他将科普兰和巴丁教授那些复杂的理论,简化成了一道道清晰的、标准化的“工艺流程卡”,分发给了每一个团队成员。

A组负责线路检测,B组负责节点更换,C组负责终端调试……每个人都只负责一个极其细分的环节,像一条精密的流水线。他们不需要懂所有的理论,只需要按照流程卡上的指示,精准地完成自己的任务。

这,就是刘一丘,从他前世的“现代工厂管理”中,借鉴来的“泰勒制”和“标准化生产”思想!

他要做的,不仅仅是技术革新,更是……管理和思想的革命!

比赛开始的第一个小时,老师傅们的进度,遥遥领先。他们熟练的技巧,引来了围观市民的阵阵喝彩。

而瘦猴的团队,则还在进行着各种复杂的“数据检测”和“建模”,看起来磨磨蹭蹭。伯恩主席站在场边,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。

然而,从第二个小时开始,情况,发生了逆转!

当老师傅们还在用手工,一米一米地更换老旧电缆时,瘦猴的团队,祭出了他们的第一个“大杀器”——一种由“量子电堆”驱动的、“高频脉冲线路修复仪”!

只见他们将仪器连接在线路的两端,启动之后,一道微弱的电流脉冲,瞬间扫过整段线路。那些老化的、有瑕疵的节点,竟然,以肉眼可见的速度,被高频能量“重新焊接”和“修复”了!根本无需更换!

“我的上帝!那是什么?!”

“他们在给电线上‘施魔法’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