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 区区蛮夷,何足挂齿

曹文逸活了一百多年。

在其漫长的访道修行的岁月当中,见过很多很多有神通玄奇在身的真修士。

可他们无一例外,都是山间隐士,红尘过客。

或烧铅炼汞,以求大道;或游戏市井,济世度人。

再不济,也能寄居于豪门权贵身上,求个富贵。

可像眼下这般亲自躬身于世俗凡物、沉吟于奇淫巧技,且还是如此年轻的。

她还是第一次见。

“柔韧如丝,光洁如玉。这改良工艺之后的新纸,足以称得上是上品了。”

“严兄,你且去吩咐刊印工坊那边,往后咱们所印的书册便都分为两等。”

陈安拍了拍手上的纸浆,笑说细说:

“一等就用寻常的安竹纸,不求精美,只求价廉,使其快速流入千家万户。”

“至于另一等,便用这种经过工艺改良过后的上品精纸印刷成书,请希孟兄为其作上插图,最后再配上精美包装,专门卖给那些不差钱的豪门大户......”

闲暇时间,除了修行练法,偶尔给庄中的孩童们上上课之外,就是改良诸般技艺。

先前那趟九华山之行的途中见闻,使得陈安感触良多。

王朝的更迭,在眼下是不可逆转的周期定律。

而现在跑出去宣扬什么推翻皇权,人人当家做主的理念。

完全不会有什么市场,只会被人当做疯子,乱棍打出去。

既然如此,那便沉下心来做一些有利于民的事。

无论是选育良种也好,还是借朝廷之手推广天工开物里的技术也罢,都是计划当中的一环。

可这两者虽然有效,但若是底层小民的思想不改,终究无济于事。

良种会随着时间退化,技术也会在战乱中被埋没。

可好的思想,却会如同熊熊燃烧的薪火一般。

代代传承,永不熄灭。

严华远没有他想的那么长远。

可光是想到往后大周所有读书人所读之书,大部分都是由自家山庄产出,便忍不住心潮澎湃。

说罢,陈安这才注意到。

工坊窗外,站着两位好似等候良久的客人。

“两位是?”

一老一少,两位女子。

往常来山庄拜访的客人也不在少数,可这个组合却也是第一次见。

“贫道曹文逸。”

“小女子李清照,字易安。”

曹文逸、李清照?

后者自是无需多说。

这位名动天下的大才女,他早已是仰慕已久。

久邀之下,今日总算得以面见真容,算是了了一大心愿。

可前者......

“写出【灵源大道歌】的那位文逸真人!”

陈安想起了她的身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