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章 彼岸微光,心魂感应

本心即可 淡淀是哥 2407 字 8天前

第55章:彼岸微光,心魂感应

十年光阴,如指间流沙,悄无声息地漫过江湖的疮痍与新生。

葬魂渊的废墟早已被荒草覆盖,唯有偶尔从地底深处渗出的、若有若无的魔气,还在提醒着世人那场惊天动地的终局之战。天剑宗在新任宗主林惊鸿的主持下,于凌云巅重建殿宇,昔日断折的剑碑被重新竖起,碑上“天地劫”三个大字虽仍有裂痕,却在朝阳下透着不屈的锋芒。封家隐世之地,旁系子弟封砚之拾起了姐姐封白情遗留的“流光”“逝影”双刀,在家族祠堂前立誓,此生绝不再让阴邪染指家门。

边陲小镇的酒馆早已换了主人,只是新掌柜总爱听往来客商说起“瞎眼剑神”与“悲鸣女帝”的故事,每当讲到那寒夜剑光撕裂火海、琴音悲鸣撼动天地的片段,他总会往炉子里添块柴,让跳跃的火光映亮墙上那片特意留白的墙面——据说那里曾是游振枫常坐的角落。

而在江湖人心中,最神圣的地方莫过于坐落在中州腹地的“英魂殿”。殿宇不大,却由天剑宗与残存的正道门派共同守护,殿内供奉着当年牺牲者的灵位与遗物:独孤南天断裂的剑穗、白凤锦焦黑的刀鞘、封白情染血的半枚家族令牌……最引人注目的,是供奉在殿中央的两件物品。

左侧是一截黑沉沉的剑骸,长约七寸,通体布满冰裂纹,正是墨陨剑崩碎后的核心碎片。剑骸上萦绕着淡淡的寒气,即便在盛夏,靠近也能感到刺骨的凉意,仿佛那九幽剑域的余威从未散去。右侧是半块琴身,紫檀木质地,上面镶嵌的珍珠母贝已剥落大半,唯有琴尾“九霄环佩”四个字依稀可辨,正是赵清莲的古琴残骸。琴身虽残,却总在寂静的夜里,隐约传出若有若无的低吟,似泣似诉,又似在轻轻呼唤。

这两件遗物被置于特制的水晶罩中,罩外刻满了青鸾婆婆生前所留的符文,用以温养其中可能残存的气息。十年来,无数剑客抚过剑骸,试图感受那惊世剑意;无数琴师贴近琴身,想要聆听那悲鸣余韵,却大多只能感受到一片死寂——仿佛那两缕曾搅动风云的魂魄,早已随着那场浩劫彻底消散。

唯有两人,能偶尔捕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。

一个是已长成少女的小豆子。当年被余波震伤昏迷后,她在青鸾婆婆的照料下苏醒,只是记忆中关于终战的片段变得模糊,唯有赵清莲最后那道决绝的背影,与琴音中那抹撕心裂肺的悲鸣,深深烙印在灵魂深处。如今她跟着天剑宗的弟子修习基础心法,指尖偶尔会不受控制地弹出几个音符,与英魂殿的琴骸产生微弱共鸣。每当这时,她总会心口发闷,眼眶发烫,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人,正在遥远的地方望着她。

另一个是少年剑客沈念。他本是江南水乡的孤儿,终战时被逃难的人群裹挟着路过葬魂渊外围,亲眼目睹了那道贯穿天地的璀璨剑光,以及剑光中相拥消散的两道身影。自那时起,他便将游振枫奉为毕生追寻的目标,辗转来到英魂殿,自愿成为守殿弟子。每当他擦拭墨陨剑骸时,指尖触及那冰裂的纹路,总会感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,仿佛有一道孤傲的剑意,正隔着无尽时空,与他的心神轻轻碰撞。

这夜,恰逢十年一度的九星连珠。

与当年那引动归墟之门的凶戾星象不同,今夜的星空格外澄澈。北斗七星与南斗六星中的两颗隐星连成一线,如一条银色丝带横亘在墨蓝色的天幕上,星光柔和,洒落人间,仿佛在无声地抚慰着这片饱经创伤的大地。

英魂殿内,烛火摇曳,映照着沈念专注的侧脸。他正用柔软的鹿皮细细擦拭墨陨剑骸,动作轻柔得像是在触碰易碎的梦。殿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,已是三更天,万籁俱寂,只有风穿过殿宇飞檐的呜咽,与烛火噼啪的轻响交织在一起。

“游前辈,”沈念低声开口,声音在空荡的殿内轻轻回荡,“十年了。您看这天下,总算太平了。林宗主说,再过些年,凌云巅的剑树该开花了,就像您当年在时那样……”

他说着,指尖不经意间划过剑骸上一道最深的裂痕。

就在这时,异变陡生!

“嗡——”

一声极轻的嗡鸣自剑骸深处响起,并非金铁相击之声,而是仿佛从灵魂层面震荡开来的共鸣。沈念猛地缩回手,惊愕地看着水晶罩中的墨陨碎片。那原本沉寂的黑剑残骸,此刻竟泛起了幽幽的蓝光,如同九幽寒冰在暗夜中苏醒,冰裂纹路中流淌着淡淡的光晕,将周围的烛火都染上了一层清冷的色泽。

更让他震撼的是,旁边的九霄环佩琴骸,竟也在同一时刻有了动静!

“铮——”

一声清越的琴音,不似琴弦振动,更像是来自虚无的回响,从那半块残破的琴身中溢出。琴身上的珍珠母贝残片泛起温润的白光,与剑骸的蓝光交相辉映,仿佛一冰一火,却又和谐地缠绕在一起,在水晶罩上方织成一片朦胧的光网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