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内鬼浮现

本心即可 淡淀是哥 3089 字 8天前

萧悦知猛地睁开眼,眼底之前的迷茫和痛苦已被锐利的光芒取代。“所以,他一直在我身边,看着我像个小丑一样东奔西跑,看着我一次次接近真相又一次次被他引向歧路?看着我为此痛苦、挣扎,甚至怀疑自己?”她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,刺痛感让她更加清醒。

“可以这么理解。”叶枫临点头,“他是‘知我’计划嵌入警方内部的一双眼睛,一只有力的手。拔掉他,不仅能斩断‘父亲’的一条重要臂膀,也能为我们接下来的行动扫清障碍。”

“接下来?”萧悦知看向他。

“ ‘父亲’已经发出了邀请。但在我们赴约之前,必须确保后院不会起火。一个隐藏在内部的敌人,太危险了。”叶枫临的目光投向车窗外那片废弃码头的黑暗,“我们需要一个计划,让他自己暴露出来。人赃并获。”

接下来的几个小时,两人就在这狭小的车厢里,借助便携设备微弱的光芒,反复推敲、完善着计划。海风越来越大,拍打着车窗,发出呜咽般的声响,仿佛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内部清洗奏响序曲。萧悦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将个人情感剥离,纯粹以刑警的思维去分析陈国明的行为模式、工作习惯、心理弱点。

她回忆起无数次与陈国明共事的细节。他习惯在压力大时独自去楼梯间抽烟;他有一个用了很多年的、看似老旧的保温杯;他对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信息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;他在几次案情分析会上,看似无意实则巧妙地引导了讨论方向……以往被忽略的蛛丝马迹,此刻在怀疑的透镜下,变得清晰而可疑。

“他谨慎,多疑,但并非无懈可击。”萧悦知最终开口,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,甚至带着一丝冰冷的意味,“他对‘知我’计划的忠诚,建立在‘父亲’能解决他女儿病痛的希望之上。这是他的软肋,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关键。”

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。利用叶枫临伪造的、关于“父亲”方面最新研发的、“可能治愈”其女儿疾病的“突破性技术”或“特效药物”的信息作为诱饵。这份信息需要足够逼真,包含只有“父亲”核心圈才知道的、关于那种疾病的专业细节和所谓“治疗原理”,并且要营造出一种紧迫感——比如,“药物”需要特定条件保存或运输,机会稍纵即逝。

信息传递的渠道必须看似偶然,却又在情理之中,确保能引起陈国明的注意且不让他起疑。萧悦知想到了一个绝佳的中介——警队内部那个与陈国明私交不错、同样为女儿病情忧心忡忡的老法医。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,让一份看似无意中泄露的、来自“匿名线人”的加密医疗报告,“恰好”流入老法医的视线,再由他“自然”地转告给陈国明。

“他会上钩的。”萧悦知笃定地说,“为了女儿,他冒不起这个险,一定会想办法亲自确认,甚至尝试联系‘父亲’的人获取更多信息或拿到‘药物’。”

“而我们需要做的,就是在他行动的时候,抓住他。”叶枫临接口道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,“地点不能在市局,太敏感,容易打草惊蛇。需要设定一个他认为是安全的、可以进行这种秘密交易的外部地点。”

“旧港区三号码头,B7仓库。”萧悦知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一个地点,“那里下周中有批被扣押的走私货物要转运,陈队作为分管领导,前去视察合情合理。仓库内部结构复杂,便于我们布控和隐藏。而且,那里信号屏蔽严重,常规通讯手段效果很差,他如果要与外界联系,很可能会使用我们已知的那个加密频道,方便我们捕捉和记录。”

计划的核心框架就此确定。细节的填充、技术的支持、人员的调配(萧悦知决定动用极少数绝对信得过的老部下,以及寻求那位一直暗中支持她调查的、级别更高的、与陈国明并非同一派系的副局长协助),都需要周密安排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。

接下来的几天,对萧悦知而言是一种煎熬。她表面上遵从停职命令,待在家中“休息”,接受安排的心理评估,实则心神紧绷,与叶枫临以及那几名核心队员保持着秘密联络,密切关注着陈国明的一举一动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诱饵被成功地投放了出去。通过精心的设计,那份伪造的医疗报告“意外”地出现在了老法医的办公桌上。正如所料,老法医在震惊和希望交织之下,立刻联系了陈国明。监听设备捕捉到了陈国明在接到电话那一刻,呼吸明显变得粗重,尽管他语气依旧保持着镇定,安慰老法医不要声张,交由他来处理。

鱼儿闻到了饵料的香味。

行动前夜,萧悦知几乎一夜未眠。她反复推演着计划的每一个步骤,设想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。对陈国明背叛的愤怒和失望,与即将亲手揭开真相的紧张感交织在一起。叶枫临则在深夜发来一条简讯:“万事俱备,静待黎明。”

行动日,天气阴沉,铅灰色的云层低垂,仿佛随时会压下雨水。旧港区三号码头一如既往地忙碌而喧嚣,吊车的轰鸣、集装箱卡车的穿梭,构成了完美的背景噪音。B7仓库附近,已经被悄无声息地布控。萧悦知藏身于仓库二层一个隐蔽的观察点,透过缝隙可以清晰地看到下方预留出的空地。叶枫临则在仓库外的一辆伪装成工程车的指挥车内,负责技术监控和外围策应。几名精干的队员分散在仓库各处关键位置。
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。下午两点十分,陈国明的公务车准时出现在码头。他带着两名下属(并非知情队员),例行公事地开始视察转运准备工作。一切看起来毫无异常。

萧悦知的心提到了嗓子眼。她看到陈国明神情如常,甚至还在指挥工人注意安全。他会不会察觉了?计划是否出现了纰漏?

大约半小时后,陈国明以“需要单独核对一批敏感物品清单”为由,支开了两名下属,独自一人走向了B7仓库深处,那个预定的“交易地点”。他手里拿着那个熟悉的旧保温杯,步伐稳健,但萧悦知敏锐地注意到,他另一只放在裤兜里的手,似乎握得很紧。

他走到了空地中央,停下脚步,左右看了看,似乎在确认是否有人跟踪。然后,他快速从内衣袋里掏出了一个非警方配发的、样式老旧的加密手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