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7章 全球碎片搜索行动

“它们在...保存生命?”俄罗斯地质学家惊讶地发现,被冻结的生物都处于某种休眠状态,生命体征完好。

小敏与碎片沟通后得知真相:这些碎片感知到气候剧变,在试图保护濒危物种。但方法过于激进,反而造成了危险。

解决方案出人意料地优雅:瑜伽大师教碎片们“温和的方法”,日本科技顾问提供低温保存技术,美国专家负责整体协调。最终,碎片学会了更安全的方式,甚至主动帮助科研团队建立了一个超级保育基地。

首战告捷,但第二个挑战接踵而至:撒哈拉的碎片正在导致沙丘形成某种能量矩阵,干扰全球通讯。

非洲行动组立即出发。到达后他们发现,碎片不是在破坏,而是在尝试“联网”——它们想把所有碎片连接成全球能量网络。

“互联网的晶体版?”沈曼歌调侃道,“网速怎么样?”

这次的问题更棘手:碎片不理解现代科技,它们的“联网”尝试正在导致卫星失灵、电网故障。

解决方案来自碎片自身。在小敏的引导下,它们与当地游牧民族合作——这些民族世代传承着与自然沟通的智慧。结果是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“生态互联网”:利用心琥珀能量传输信息,但不干扰现有科技。

最有趣的插曲发生在亚马逊雨林。那里的碎片与植物深度融合,创造出了会走路的树、会发光的蘑菇、甚至还有能唱民歌的食人花(后来证明只是喜欢模仿声音)。

当地部落最初很恐慌,直到发现这些“变异植物”在保护雨林免受非法砍伐。现在他们称碎片为“森林之灵”,甚至举行了祭祀仪式。

“文化融合的速度比预期快多了。”人类学家兴奋地记录着一切。

但并非所有行动都顺利。太平洋深处的碎片群拒绝沟通,正在引发一系列海底地震。深海行动组屡次尝试都失败,最先进的潜艇差点被心琥珀结晶困住。

转机来自一个意外:潜艇上的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无意间哼起古老的航海歌谣,碎片竟然产生反应。原来它们被某种鲸歌吸引,误以为那是沟通尝试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于是他们请来了鲸语专家(是的,真有这个职业),通过模拟鲸歌与碎片成功建立联系。最终发现这些碎片在修复海底地壳裂缝,只是方式太粗暴。

三个月过去,全球碎片基本得到控制。但监测显示,最大的挑战还在后面:地心深处检测到巨型心琥珀集群,正在影响地球磁场。

“这已经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了。”美国专家坦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