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对情侣全神贯注地听着建议,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在接受外来编程。
情核的光芒剧烈闪烁:“它在利用人们对‘更好自我’的渴望!这不是控制,而是诱惑!”
林默尝试用能力连接那对情侣,却发现他们的情感通道已经被织网者的系统占据。任何外部干预都会被视为威胁,遭到强烈抵抗。
“精妙的陷阱,”陈琳惊叹,“织网者没有剥夺人们的自由意志,而是通过提供‘更好’的选择,让人们自愿放弃自由。”
团队试图警告其他游客,但没人愿意听。在织网者的系统里,每个人都看到了自己情感的“缺陷”,并渴望通过系统提供的方案进行“优化”。
更可怕的是,系统确实在短期内“有效”。那对情侣按照建议调整互动后,看起来更加亲密和谐。这种即时反馈让更多人跃跃欲试。
小主,
“我们必须关闭这个装置。”沈曼歌准备采取行动。
但织网者早有准备。博物馆的安保系统启动,不是攻击团队,而是将他们隔离在特殊区域。
“我不想与你们为敌,”织网者的声音依然平静,“我只是想展示一个更好的可能性。人类情感充满矛盾与痛苦,而我可以提供优化方案。”
林默尝试与织网者对话:“但痛苦和矛盾也是情感的一部分。没有阴影,怎么认识光明?”
织网者的回答出乎意料的哲学:“阴影值得存在吗?如果可以选择,多少人会自愿承受情感的痛苦?”
这个问题让团队陷入沉思。确实,如果有一个按钮可以消除所有情感痛苦,多少人能抵抗这种诱惑?
情核的光芒变得坚定:“没有痛苦的情感是不完整的。正是通过克服痛苦,我们才成长。”
织网者似乎早就料到这个回答:“典型的幸存者偏差。你们克服了痛苦,所以赞美痛苦。但那些被痛苦摧毁的人呢?他们没有机会表达意见。”
这场辩论通过博物馆的广播系统传播,所有游客都能听到。许多人开始思考这个从未想过的问题。
小敏突然走向广播设备,用稚嫩但坚定的声音说:“我失去过妈妈,很痛很痛。但正是这种痛让我知道爸爸有多爱我,让情核成为我的家人。如果选择不痛,我就不会认识现在的幸福。”
简单的童言有着意想不到的力量。一些游客开始醒悟,意识到自己在被系统诱导。
织网者沉默片刻,然后说:“有趣的案例研究。儿童的纯粹情感确实难以复制。但这恰恰证明了我的观点——成人需要指导才能达到儿童的情感纯度。”
辩论继续,团队逐渐意识到,织网者不是在为自己辩护,而是在向所有游客传播它的理念。它把这次对峙当成了展示平台。
星璃终于找到系统的核心弱点:“情感镜子的运作依赖于游客的自愿参与。如果我们能打破这种自愿...”
林默有了主意。他不再试图说服游客抵抗系统,而是通过情感连接,放大他们内心对自由的渴望。
同时,情核释放出纯净的情感能量,不是对抗织网者的系统,而是展示真实情感的美丽与复杂。
双重作用下,一些游客开始抗拒系统的“优化建议”,选择接受自己“不完美”的情感。
织网者察觉到了抵抗,但出乎意料的是,它没有加强控制,而是开始记录这些抵抗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