席间,孙祺首先向俞飞鸿转账致谢,既表达感谢,也践行了他不拖欠的原则。
俞飞鸿坦然接受,这份爽朗让人印象深刻。
杨帆和康宏磊在宴席上最为兴奋,两人频频举杯,满脸通红。
杨帆对自己的首战告捷、成功开拓事业感到非常高兴。
康宏磊则更多是感慨,做导演这么多年,一直只拿固定工资,剧播完便再无关系,难得这次能在投资回报中分得一杯羹。
这一切都得益于孙祺愿意分享。
换作其他公司,根本不可能给导演这样的机会。
就连张国师在新画面那些年,也没拿到过分成,更不用说康宏磊了。
饭桌上,几人分完账后,开始商议《士兵突击》第二轮的播出安排。
杨帆率先开口:
“现在不少卫视都在联系咱们,这部剧已经火了,各大电视台都在争抢第二轮播放权。
我们既要考虑收益,也要顾及圈内的人情。”
孙祺明白,热门剧谁都想播,但光看报价高不一定最合适。
在业内混,总得讲些规矩和关系。
比如江浙电视台,他们原本有优先权,但只要他们的报价不是太低,这个机会应该留给江浙——毕竟之前他们帮过忙。
俞飞鸿一直没怎么说话,直到杨帆提到第二轮播出,她才开口:
“京城卫视的肖主任找过我,不知道是因为剧太火,还是通过华艺知道了我也投了资。
他们表示有兴趣,我只是转达一下,最终决定权还在你们。”
孙祺听完心里有数,又看向康宏磊:
“老康,你也说说吧,别不好意思。
咱们这行,谁还没点人情往来。”
康宏磊笑了笑:
“拍摄期间,滇南那边给了不少支持。
滇南卫视也联系过我,虽然没明说,但应该是感谢我们宣传了当地风土人情,我猜他们也有兴趣。”
他拍了下脑门,接着补充道:
“对了,前几天见了老兰,他说下一部剧本是关于抗战时期远征军的,我很感兴趣,可能还会去滇南取景。”
孙祺知道他说的是哪部剧,时间也差不多。
“那第二轮就先定滇南、京城和江浙三家,大家觉得怎么样?”
众人点头同意。
杨帆补充道:
“没问题,我会再从联系我们的电视台里挑一挑,争取安排三到五家一起播,趁热打铁。”
一部剧能火,背后往往有多个因素。
首先,剧情要贴近生活,让人看到自己熟悉的事。
其次,角色和情节要真实,就像身边的人和事,让人感觉“这不就是隔壁那个孩子嘛”。
再者,故事要有吸引力,让观众忍不住一集接一集追下去,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
《士兵突击》就是这样一部作品。
它打破了荧幕上长期被虚构人物占据的局面,把镜头对准现实生活和普通人的精神世界,塑造出真实可感的平民形象。
这种关注普通人的创作理念,正好契合草根文化兴起的时代背景,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。
孙祺和杨帆一起参加了第二轮播放权的洽谈。
现场没有出现众人争抢、激烈竞价的场面,反而是一场气氛融洽的会议。
孙祺和杨帆简单介绍了剧集内容,提出基础报价,整个过程平稳顺利,各方都表现得礼貌而克制。
尽管剧集质量上乘,在这个年代,电视台仍是最终决定者。
但对初出茅庐的孙祺来说,能召集各大卫视的购片负责人齐聚一堂,互相认识,本身就是一大突破。
他更加确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。
“孙总真是年轻有为。”
“期待未来更多合作。”
“有新作品请优先考虑我们台。”
各位负责人纷纷表达赞许。
这些话不需要成本,但成功之后,身边自然都是好话。
孙祺心里清楚,这些客套话不必太当真,自己必须保持清醒。
但这至少说明,他已在电视剧行业站稳了脚跟。
今后再推新项目,不用像《士兵突击》那样,既要签对赌协议,又要四处托人、找关系。
如今,他已具备一定的资本,有了属于自己的位置。
其他电视台再收到他的作品时,不会再轻易拒绝,而是会认真审片、慎重评估后才做决定。
能走到这一步,对他而言已经足够。
《士兵突击》第二轮播放权最终由五家卫视共同购买,除了原本的滇南、京城、江浙三家外,还新增了东方与江南两家。
双方商定于九月下旬陆续播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