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臂开始发酸,汗水滴落,但他心中的烦躁却渐渐平息下来。
(我到底在期待什么?期待它自己突然拐弯?)
宁砚停了下来,看着手中的铁球,非常普通。
(也许......我期待的“奇怪”,本身就是一种错误?我不该期待它“奇怪”,而应该去发现它本来的模样?)
这个念头一起,宁砚只感觉似乎触摸到了什么。
他不再盲目地重复投掷,期待某一次会出现奇迹。
他开始仔细审视自己的动作——发力方式、出手角度、手腕的细微动作......
他再次掷出铁球。
铁球飞了出去,轨迹似乎依然没什么变化,“砰”地一声砸在岩石上。
lesson 1: 别对我抱有什么奇怪的期待......(我明白了!真正的“别抱期待”,不是不去追求结果,而是不要期待不劳而获的奇迹!)
(回旋之力需要正确的“方法”去激发,而不是靠“运气”或者“幻想”!我现在这样胡乱尝试,本身就是一种“奇怪的期待”!)
想通了这一点,宁砚豁然开朗!
他停止了胡乱的动作尝试,而是开始极度专注地观察。
观察铁球飞行的每一个细节,观察它撞击岩石时,反弹的角度和轨迹。
他甚至捡起铁球,仔细观察上面被岩石磕碰出的细微划痕,试图从中找到力量作用的蛛丝马迹。
这个过程极其的枯燥,进展缓慢。
从日出到正午,他就在这不断的重复、细微的调整和极致的观察中度过。他不再期待“拐弯”,而是专注于理解“碰撞”和“旋转”本身。
终于,在一次非常普通的投掷中。
铁球飞行着,这次的角度中似乎带上了一丝倾斜。
“砰!”
铁球撞击在岩石的一个棱角上! 就在撞击的一瞬间,那微妙的倾斜角度和撞击点结合,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——铁球没有直接弹开,而是沿着岩石棱角摩擦、滚动了一小段距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