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动资金目标被设定为一个经过反复计算的、尽可能保守的数字——五十万美元。这笔钱足以支撑团队进行首轮、涵盖美索不达米亚、昆仑山和玛雅三处关键遗址的初步实地考察,包括国际旅费、当地向导、基础设备运输和必要的“特殊访问许可”费用,以及少量用于升级最基本观测分析工具的开销。与动辄数百万美元的科研设备相比,这个数字显得微不足道,但对于三个几乎没有积蓄的独立研究者来说,已是天文数字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项目上线的时刻,充满了仪式感和不确定性。南曦、顾渊、王大锤,连同阿杰和小凯,聚在工坊里那台性能最好的显示器前,屏息凝神地看着王大锤按下了“发布”按钮。
页面刷新,那个他们精心打磨了许久的项目,连同那个充满吸引力的视频,正式出现在了互联网的海洋中。
最初的几个小时,几乎是死寂。只有零星的几个浏览量,没有任何支持。焦虑如同缓慢上涨的潮水,开始侵蚀每个人的信心。
“是不是……太隐晦了?”王大锤有些沉不住气,“普通人根本看不懂我们在干嘛吧?”
“需要时间发酵。”顾渊保持着冷静,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。
南曦则不停地刷新着页面,祈祷着能有第一个“吃螃蟹的人”。
转机发生在项目上线后的第六个小时。一个在考古学爱好者圈子里小有名气的博主,偶然发现了这个项目,并被其独特的切入点所吸引,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转发了视频链接,并配文:“很有意思的跨学科尝试!如果神话是加密的‘科学报告’,那解读它的‘密钥’会是什么?支持一下!”
这条推文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激起了第一圈涟漪。开始有好奇的网友点进链接,观看视频,并在评论区留言:
“概念太酷了!科学和神秘主义的结合点!”
“视频做得真棒!支持独立研究!”
“虽然不太明白具体要做什么,但感觉是在做很了不起的事情!”
“五十万刀……目标不小啊,希望能成!”
渐渐地,开始出现第一笔、第二笔小额支持。5美元,10美元,20美元……金额不大,但每一个跳动的数字,都像一剂强心针,让工坊内的众人精神一振。
随后,影响力开始扩散。一些关注科学传播、未来学、甚至是科幻领域的自媒体和小型网络社区也开始讨论这个项目。视频中那种试图沟通古今、连接星空的宏大叙事,击中了许多人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情怀。
支持者的留言也变得更具深度:
“我一直认为人类早期文明之间存在某种失落的知识联系,这个项目或许能提供新的视角。”
“现代科学太局限于范式了,需要这样跳出框框的探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