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点分布的散点图上,开始出现一丝微弱的、但确实偏离了完全随机分布的“趋势”。就仿佛有一股极其微弱但持续的风,开始吹拂那些随机落下的沙子,让它们稍稍偏向某一个方向。
“出现偏离迹象!”数据分析员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,“统计显着性……正在上升……1西格玛……1.5西格玛……”
指挥中心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。所有人都屏住呼吸,看着那条代表显着性水平的曲线缓慢而坚定地向上爬升。
“2.0西格玛!”
“2.5西格玛!”
然而,就在达到2.8西格玛,即将触及3西格玛(通常被认为是“迹象”的边缘)时,曲线停滞了,甚至开始微微回落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同步性出现衰减!”另一名监控员报告,“部分志愿者节点报告出现精神疲劳,注意力难以维持!”
虚拟道场中,那原本璀璨的光之螺旋开始变得有些明灭不定,旋转也出现了滞涩。维持这种高度的意识协同,对精神的消耗是巨大的。初次的兴奋感过去后,疲惫和杂念开始悄然侵入。
南曦立刻下令:“启动辅助同步协议!注入强化共鸣频率!”
预先录制的、由顾渊在状态最佳时调谐出的“意识基频”被注入到VR环境中,如同给疲惫的合唱团注入了一剂强心针。同时,系统引导志愿者们将注意力从宏大的螺旋意象,暂时收回到自身呼吸和与同伴的精神连接上,重新巩固基础。
集体脑波视图上的波动逐渐平复,同步性指数缓慢回升。
“显着性重新上升……2.9西格玛……3.0西格玛!”数据分析员的声音带着颤抖。越过了第一个门槛!
但目标不是3西格玛,是5西格玛——物理学界公认的“发现”标准。
时间还剩下最后七分钟。这是意志的终极考验。
志愿者们咬紧牙关,在辅助频率的支撑下,再次将意识聚焦。那光的螺旋重新变得清晰、稳定,旋转的速度甚至比之前更快。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意志,弥漫在无形的意识场中。
顾渊感受到了这种变化,他反馈道:“场域强度……突破阈值!更纯粹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