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着,他继续开口道:“尔等且细细道来。”
值日功曹听到这话,连忙将玄奘如何佯装被擒、深入妖穴、暴起发难、以九环锡杖诛灭三妖的过程详细叙述了一遍。
末了他又补充道:“金蝉子转世之身手段果决,佛法精深,尤其最后超度亡魂、净化妖气之举,俨然已有怒目金刚之风范!
其行为也绝非一个从未杀过生的僧人所能做出的举动。所以我等实在不知该如何记录此难,这才特来请佛祖示下。”
听完值日功曹的话,殿内彻底寂静下来。
众佛皆知,西行路上的八十一难乃是早已定好的剧本。
每一难皆有其意思,或是为磨砺心性,或是为彰显佛法,或是为各方势力平衡。
可如今,这开场第一难就偏离了他们预定的轨道,这着实令他们人意外。
虽然他们都清楚,此次西行乃是天道所定的量劫,有变数实在再正常不过,可是也不该这么早就出现了问题啊!
这时,观音上前一步,合掌道:“世尊,金蝉子转世之身本就身具宿慧,得罗汉梦中传法,有些降魔手段也在情理之中。
或许正是因为其佛心坚定,见妖邪害人,这才忍不住以金刚怒目之相除妖卫道,此举亦是符合我佛慈悲真意。
而其虽未按原劫受困,但除妖之事本身就是功德,其也算经历了一劫,因此这双叉岭一难,可否算他已过?”
如来闻言,默然片刻,指尖微抬,似在推演天机。
然而量劫之中,天机混沌,尤其是关于取经人的部分,更是迷雾重重,难以看清全貌。
他只能隐约感觉到,金蝉子的转世之身似乎走上了一条略微偏离既定轨迹的道路,但好在,取经之事乃天道定数,大致方向并未改变。
良久,如来缓缓开口,声音恢弘而淡漠:“既如此,双叉岭一难,便算他过了。然其手段刚猛,或因受金蝉子原身影响,仍具杀性,此非好事。
因而后续劫难,尔等需更加密切关注,详实记录,不可再出纰漏。若再有非常之举,即刻来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