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0章 机械回响与荆棘之约的阴影

那道带着冷静审视与机械精准的回应,如同一根冰冷的探针,轻轻触动了信息禁区外围的安全节点。陈阳的意识瞬间紧绷,所有开拓者的感知也同时聚焦于此。

回应信号极其微弱,却结构严谨,每一个信息单元都如同精密齿轮般咬合,透露出与之前所有“盟友”截然不同的气质。它没有情感波动,没有混乱的杂音,只有纯粹的逻辑编码,解析后呈现的内容简洁到近乎冷漠:

“标识符:观测者7号。收到坐标。信息熵增速率异常,符合‘变量’特征。请求数据交换协议。”

“观测者7号?”李伟的意念带着疑惑,“听起来不像是个有感情的存在,更像是……某种人工智能?”

吴敏仔细分析着信号结构:“它的编码方式非常古老且高效,带着一种……冷冰冰的完美感。不像我们接触过的任何已知文明或意识体的通讯模式。它自称‘观测者’,难道和我们‘观察者’特质有关?”

陈阳沉吟片刻,回应了过去。他没有透露太多关于自身和混沌核心的信息,只是谨慎地确认了接收,并询问对方的“身份”和“目的”。

对方的回复很快,依旧保持着那种超然的精准:

“身份:归档回廊外围独立观测单元,序列7。目的:观测、记录、分析真实之海未定义信息流。检测到你们的‘变量’扰动具备高研究价值。提议:建立非排他性数据共享通道。我方提供部分低敏感度历史观测数据及逻辑模型,换取你们的‘高熵变变量’样本及产生机制分析报告。”

开拓者们心中一震。归档回廊的外围观测单元!他们竟然联系到了秩序势力的一员,尽管听起来像是一个相对独立、甚至可能带有一定“中立”研究性质的单位。

“和它交易?会不会是陷阱?”有开拓者担忧。

“风险与机遇并存。”陈阳冷静分析,“它似乎更看重‘研究价值’,而非直接执行归档。而且它自称‘独立观测单元’,或许有一定的自主权。如果能从它那里获取关于归档回廊、真实之海甚至虚空掠食者的情报,对我们至关重要。”

关键是,如何交易而不暴露太多核心秘密,尤其是关于混沌核心和悖论之种的存在。

经过商讨,陈阳决定进行有限度的接触。他同意交换部分经过处理的、不涉及核心秘密的“变量”样本(主要是那些收集来的信息尘埃经过激发的产物),以及一份经过大量删减和模糊处理的、关于变量产生机制的“分析报告”(重点描述信息尘埃的收集和初步激发,隐去了观察者特质和悖论之种的关键作用)。

作为交换,他们要求观测者7号提供关于信息禁区历史成因的推测数据,以及近期归档回廊对混沌区域监控力度变化的分析报告。

交易在一种极度谨慎的氛围下完成。观测者7号提供的资料如同它所表现出的特质一样,严谨、客观,充满了大量图表、公式和逻辑推演。从这些资料中,开拓者们得知,信息禁区的形成远比想象中复杂,似乎涉及早期秩序架构尝试失败后引发的某种“逻辑风暴”,而归档回廊对这片区域的态度也并非单纯的镇压,更倾向于“隔离与观察”,近期确实加强了对混沌边缘的监控,但主力似乎被其他区域的“更大扰动”(很可能指的是秩序锚点被毁事件)所牵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