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开流民河谷时,夕阳把歪歪扭扭的警戒纹染成了金红色。瑶瑶把小姑娘送的歪纹树皮挂在背包上,像面迷你红旗(瘦猴说“这是‘能量天线’,能增强卡匣的信号接收范围!就像给收音机加个天线,收台更清楚”)。小银趴在瑶瑶肩头,尾巴尖的向日葵图案亮得像颗小灯泡——自从靠近蚀影源头,小影鳄们的尾巴尖都开始发光(瘦猴说“这是‘母子感应’,就像手机的‘蓝牙配对’,距离越近信号越强”)。
河谷上游的蚀影雾浓得像化不开的粥,能量收集瓶举到半空就“咕嘟咕嘟”冒泡,瓶里的金光像沸腾的水,把银灰色的雾吸进去,凝成一颗颗会转的小漩涡(瑶瑶数了数,已经有17个漩涡了,“每个漩涡代表‘10只影狼的能量’!”瘦猴说)。哑女的速写本上新画了“能量浓度分布图”,用红、黄、蓝三色标注:红色是“高危区”(影狼密集),黄色是“警戒区”(蚀影孢子浓度高),蓝色是“安全区”(目前只有他们脚下这巴掌大的地方)。
“哥!小银在‘拽我头发’!”
瑶瑶突然按住肩头的小影鳄。小银的尾巴尖正对着雾里的某个方向,向日葵图案亮得刺眼,嘴里还发出“嘶嘶”的叫声,像在说“往这边走”。沈砚摸了摸腰间的卡匣——卡匣侧面的青铜残片又开始发烫,这次不是橙红色,是像海水一样的蓝绿色,残片上的“九晶缺一”古纹缺角位置,正渗出银灰色的水珠,水珠在地上汇成小小的溪流,朝着小银指的方向流去(瘦猴用手接了点水尝了尝,“呸呸呸!咸的!物理课的‘渗透压’!这水珠含‘氯化钠’,和海水成分一样!母晶肯定藏在‘地下暗河’里!”)。
蚀影源头的核心,是个巨大的溶洞。
洞口被银灰色的雾裹着,像块蒙尘的水晶。老周用工兵铲敲了敲洞壁(“喀喀”响,瘦猴说“这是‘石灰岩’,主要成分是碳酸钙,遇到盐酸会冒泡——就像喝汽水时打嗝”),突然喊:“听!里面有‘哗啦啦’的声音!”
是水声。
走进溶洞,雾突然淡了。洞顶垂着千奇百怪的钟乳石(瘦猴指着最长的那根,“根据‘钟乳石形成速度’,每百年长1厘米,这根有3米长,说明溶洞至少有3万年历史!”),地上的石笋像倒长的树,石笋之间的缝隙里,流淌着银灰色的暗河——河水泛着金属般的光泽,水面漂浮着星星点点的蓝光(瑶瑶用能量收集瓶舀了点水,蓝光立刻粘在瓶壁上,像贴了层萤火虫贴纸)。
“哥!河中间有‘会发光的石头’!”
瑶瑶指着暗河中央的石墩。石墩上嵌着颗拳头大的晶石,通体银白,表面流淌着水波纹路,蓝光就是从纹路里渗出来的——小银一看见晶石,突然从瑶瑶肩头跳下去,“噗通”一声跳进暗河(河水刚没过它的肚子,像只在浴缸里扑腾的小狗),用尾巴尖推着晶石往岸边游(瘦猴喊“物理课的‘反冲运动’!就像火箭靠喷射气体前进,小银用尾巴打水获得‘推力’!”)。
是影鳄母晶!
母晶比影龙晶核大一圈,拿在手里凉丝丝的,像块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果冻(瑶瑶戳了戳,母晶竟然轻轻晃了晃,“它在‘呼吸’!”瘦猴说“这是‘能量脉动’,频率0.5赫兹,和影龙晶核的频率完全相反——一个吸气一个呼气,刚好互补!”)。卡匣突然从沈砚腰间飞出来,青铜残片的缺角位置“咔嗒”一声张开,像个等待被填满的小嘴。
“该‘拼图’了!”瘦猴搓着手,蒲公英绒毛(小银新粘的,这次是狗尾巴草)激动得直颤,“根据‘晶体结构匹配原理’,母晶的‘晶格常数’必须和残片的‘缺口尺寸’完全一致!就像钥匙开锁,齿纹不对就插不进去——看好了,我来算一下:母晶直径5.2厘米,残片缺口直径5.18厘米,误差0.02厘米,在‘允许公差’范围内!”
沈砚把母晶对准青铜残片的缺口。
母晶刚碰到残片,就“滋啦”一声冒出蓝绿色的火花——不是烫的,是凉的!像冬天舔铁门时的冰碴子(瘦猴说“这是‘热电效应’!两种不同材料接触会产生‘温差电动势’,就像热电偶温度计,能把温度差转化成电能!”)。母晶表面的水波纹路突然亮了,和残片上的古纹像齿轮一样咬合在一起,“咔嗒咔嗒”转了三圈,然后“噗”地一声——嵌进去了!
卡匣突然剧烈震动起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