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抉择,无比艰难。他看向那具名为赵千钧的骸骨,此人困死于此,恐怕也与环境不适、资源匮乏有关。若自己不改换门庭,只怕下场与他无异。
想到昏迷的爷爷,想到吴浩的追杀,想到那渺茫的仙途……陈凡的眼神逐渐坚定。什么正道魔道,活下去,变得更强,才是根本!况且,功法是死的,人是活的!只要本心不移,力量何分正邪?
他做出了决定:兼修!以《五行基础诀》为根基,维持五行平衡,同时参悟《玄阴真解》,汲取其中炼化阴煞之气的法门,弥补此地灵气不足的缺陷!他有砺心玉在身,或许可以中和部分阴煞之气的副作用!
他拿起第二枚玉简。这枚玉简记载的是一些杂学,包括简易阵法原理、几种阴属性符箓的制作方法、以及对此地“囚笼”阵法的一些研究和猜测。根据赵千钧的推断,这石室是镇魔殿的一部分,被强大的上古阵法封印,能量来源似乎是地底深处的某种阴脉,阵法自成循环,极其稳固,从内部几乎不可能破开。唯一的希望,或许在于等待外界不知多少年一次的阵法周期性波动,但那几率渺茫得令人绝望。
第三枚玉简,则是一副简陋的地图,标注了石室之外的一条狭窄通道和几个相邻的石室,但都被标注为“已探查,无出路”或“危险,有残阵守护”。整个镇魔殿残骸仿佛一个巨大的迷宫,而他所处的这间石室,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间囚室。
最后,陈凡将目光投向骸骨腰间那个灰扑扑的布袋。那是一个低阶储物袋!他小心地取下,抹去原主残留的微弱禁制,神识探入。空间不大,只有约一丈见方。里面东西不多:几十块下品灵石,但灵气已消散大半;几瓶同样失效的丹药;几沓制作符箓的低阶材料(朱砂、符纸等);一柄锈迹斑斑的短剑法器,灵性已失;还有几块记载着杂闻轶事的玉简。
收获寥寥,但聊胜于无。那些灵石虽然品质下降,但还能吸收一部分灵气。最重要的是,这个储物袋本身!
清点完收获,陈凡心情沉重。虽然得到了一部可能更适合此地的功法和一些资源,但“绝地”的现实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。有进无出?难道真要困死在这里?
他不甘心!他走到石室墙壁旁,用手触摸那冰冷的黑石,运转灵力尝试攻击。
“嗡!”
墙壁上浮现出淡淡的银色符文,一股强大的反震之力传来,将他震得后退数步,气血翻涌!果然如赵千钧所说,阵法坚固无比!
他又仔细检查石室的每一个角落,包括屋顶和地面,没有任何缝隙或机关。唯一的“门”,是一面光滑如镜的石壁,上面符文密布,显然是入口,但也同样是出口,可惜从内部无法打开。
尝试了所有可能后,陈凡颓然坐回石床。绝望的情绪如同潮水般涌来。难道真的没有出路了吗?
不!不能放弃!他猛地抬头,眼中重新燃起火焰。既然暂时出不去,那就利用一切资源提升实力!只要实力足够强,或许就能找到破阵之法!就算最终真的找不到出路,也要在修炼中耗尽最后一刻,而不是坐以待毙!
他制定了一个计划:首先,利用血髓丹和剩余灵石,尽快恢复伤势,将修为巩固在炼气一层。其次,开始参悟《玄阴真解》,尝试引动此地稀薄的灵气和可能存在的阴煞之气进行修炼。同时,研究赵千钧留下的阵法心得和符箓制作,或许能找到一丝契机。最后,等实力提升后,再尝试探索石室外的通道,寻找可能存在的漏洞或机缘。
说干就干。他服下第二颗血髓丹,手握那些残存的灵石,开始全力疗伤和修炼。
时间在这暗无天日的石室中失去了意义。不知过了多久,也许几天,也许几个月。陈凡的伤势终于痊愈,修为也彻底稳固在炼气一层,甚至因为连续服用血髓丹和在此地艰苦修炼的缘故,灵力比之前更加凝练了一丝。
他开始尝试修炼《玄阴真解》。过程并不顺利。此地灵气稀薄,且属性偏阴寒,与《五行基础诀》需要的均衡灵气相悖。他小心翼翼地引导一丝阴寒灵气入体,按照《玄阴真解》的法门炼化。顿时,一股冰寒刺骨的感觉顺着经脉蔓延,仿佛要将血液冻结。
他连忙运转《五行基础诀》进行调和,同时砺心玉也微微发热,吸收掉部分过于霸道的阴煞之气。经过多次失败的尝试和调整,他终于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:以五行灵力为基,包裹、炼化阴寒灵气,将其转化为一种兼具五行特性与阴寒属性的特殊灵力,虽然修炼速度依旧缓慢,但至少可行!而且,这种灵力似乎更加凝实,带着一股阴柔的穿透力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这让他看到了希望。只要持之以恒,未必不能在此地修炼下去。
这一日,他正在尝试制作一种名为“阴刃符”的低阶符箓(赵千钧留下的材料之一),突然,整个石室轻微地震动了一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