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 安全问题: 简易开采下的塌方、瓦斯等风险。
回到鹰嘴崖,林烽立即召开紧急骨干会议。当他把勘察情况和利弊分析摆出来后,内部出现了分歧。
赵铁锤首先表示担忧:“支队长,开采煤矿是好事,可动静太大了!万一被鬼子的侦察机或者探子发现,顺着痕迹摸过来,咱们的老巢和这煤矿都得完蛋!眼下鬼子正盯着咱们,是不是太冒险了?”
一些战斗骨干也附和,认为当务之急是保持战备,不应分散精力去搞生产。
老赵则持支持态度,他磕着烟袋锅,慢条斯理地说:“风险是有,但好处更大!没有燃料,咱们这个冬天都熬不过去,还谈什么打鬼子?关键是看咱们怎么干!只要计划周密,隐蔽工作做到家,未必不能成。”
李文也从长远角度补充:“支队长,有了煤,我们就有了稳定的经济基础。不仅可以交换物资,未来如果能有简单的鼓风机,甚至可能尝试冶炼,修复武器……”
林烽静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,心中天平早已倾斜。他站起身,目光扫过众人,语气坚定而沉稳:
“同志们,我知道大家的担心。但是,越冬燃料是生死问题,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!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,就坐以待毙。鬼子给我们压力,寒冬更给我们压力!煤炭,就是我们打破困局的钥匙!”
他走到简陋的地图前,指着“乌金谷”的位置:“风险,我们可以用绝对的谨慎和严格的纪律来化解!我决定:立即开始对‘乌金谷’煤矿进行秘密开采!”
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理由有三:第一,解决越冬燃料,这是生存底线;第二,煤炭是我们与山外交换、获取急需物资的最重要筹码;第三,这也是为我们‘山鹰支队’长远发展,扎下第一根工业的钉子!”
他大手一挥:“从今天起,这个地方,就叫 ‘乌金谷’ !它就是我们支队未来的‘黑色黄金’宝藏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乌金谷”——这个名字,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眼中的希望之火。
决策已定,雷厉风行。一套周密而谨慎的秘密开采计划迅速出炉。
* 正式成立生产分队。分队长的人选至关重要,需要稳重、细心、有责任心。林烽点将,由伤愈后不宜再从事高强度战斗、但做事极其踏实可靠的大牛担任。队员从康复伤员、年纪稍长但经验丰富的老兵中抽调,确保不影响主力战斗部队的战备训练。李文也被编入生产分队,负责记录、技术指导和后勤协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