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 内功初入门,气息渐平稳

气感引导:

流转范围:从 “仅能到达手肘 / 膝盖” 扩展至 “四肢完整浅层经脉”(手臂覆盖手太阴肺经、手阳明大肠经,腿部覆盖足太阴脾经、足阳明胃经),覆盖范围提升 200%—— 可清晰区分不同经脉的气感流动差异(如肺经气感偏凉,胃经气感偏暖);

成功率:四肢导气成功率从 30% 提升至 75%,仅在右腿足三里穴(淤堵点)偶有停滞,需 1-2 秒意念辅助,无 “气感回流中断” 现象 —— 停滞时可通过调整呼吸节奏(延长呼气至 6 秒)促进气感通过;

流转速度:气感在四肢经脉中的流转速度从 5 秒 / 肢提升至 3 秒 / 肢,效率提升 40%,且可自主控制速度(快则 3 秒用于实战准备,慢则 5 秒用于经脉滋养),适应不同场景需求。

心法理解:

从 “被动遵循口诀” 进阶为 “主动根据气感调整”:气感微弱时,可延长屏息时间至 1.5 秒,增强聚气效果;气感停滞时,可放慢呼气速度,用气息 “推送” 气感;气感过强时,可缩短吸气时间至 2.5 秒,避免气感紊乱 —— 风险值持续保持 0%,未出现任何经脉刺痛、闷胀等不适。

属性提升效果(附场景验证):

耐力属性:从 6.5/10 提升至 6.8/10(+0.3),具体表现为 ——

体力消耗减缓:今早连续修炼 1.5 小时后,仅出现轻微的腰部肌肉酸胀感(因长时间盘坐),无以往 “练剑 1 小时就气喘吁吁、满头大汗” 的疲惫;

持续行动能力增强:修炼后尝试快走 10 分钟(模拟赶路速度,约每分钟 120 步),心跳频率从以往的 120 次 / 分钟降至 100 次 / 分钟,呼吸依旧保持 “深吸长呼” 的平稳节奏,无缺氧、胸闷感;

抗疲劳恢复:休息 5 分钟后,腰部酸胀感基本消散,比以往 “练剑后需休息 15 分钟” 的恢复速度提升 67%。

武学加持初显(附实战模拟):

招式稳定性:修炼后拿起青铜剑,施展墨子剑法基础式 “兼爱守仁”,手臂因气感加持而更稳 —— 剑尖抖动幅度从 ±1cm 降至 ±0.5cm,招式精准度提升 50%,可准确指向 3 米外的树干标记点;

发力效率:出剑时可借助手臂气感辅助发力,虽然无法显着提升剑招威力(当前气感强度不足),却能减少肌肉发力负担 —— 连续出剑 20 次后,手臂肌肉酸痛感较以往减轻 20%,且能保持相同的出剑速度(以往 10 次后速度便会下降);